绍兴有家饭店最近可闹心了。老板小竺接到个外卖订单,顾客点了份猪脚饭,备注要“饭里多放点汤”,结果收到后直接炸锅——原来猪脚和米饭是分开装的。这位顾客当场申请退款,理由是“包装不符合要求”。小竺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等平台审核就同意了,还顺手把对方拉进了黑名单。 可这事儿没完。第二天顾客又找上门,撂下一句“走着瞧”。小竺心里直打鼓,毕竟线上订单占大头,要是被恶意差评,生意可就黄了。他咬咬牙,给对方转了500块,还发消息说:“挣点钱不容易,以后别找我麻烦了。”本以为能消停,结果没两天店里冒出个匿名差评,说“菜也不给,闻着有股味道,直接丢了”。小竺翻出订单底单,发现备注栏写着:“以为不回消息就不找你了吗?”八成是之前那位顾客搞的鬼。 更离谱的是,顾客开口又要1000块,说是“精神补偿”。小竺联系平台,对方倒理直气壮:“给差评是我的权利,菜和饭分开装本来就该差评!”可网友不买账,有人翻出其他顾客的好评:“五常稻米颗颗饱满,猪脚软糯Q弹,汤汁裹满每粒米,好吃到舔盘!”还有人直指要害:“这哪是分装的问题?分明是想吃白食!” 这事儿暴露的,是外卖行业里“差评权”被滥用的乱象。本来评价系统是为了让消费者避坑,结果成了某些人要挟商家的工具。小竺的遭遇不是个例,之前有商家因为没放筷子被差评,有店家因为包装袋太薄被投诉,甚至有人专门找新店下单,吃完就以“不好吃”为由退款。商家为了保评分,只能忍气吞声,赔钱、送礼品、甚至写道歉信,可换来的往往是变本加厉的索要。 但忍让真的有用吗?小竺这次赔了500块,对方反而更嚣张,张口就要1000。这种“破财消灾”的逻辑,只会让无理取闹的人觉得“这招管用”。商家和消费者本该是平等关系,一个提供商品,一个支付费用,可现在有些人把自己当“上帝”,稍有不满就大发雷霆,甚至用差评威胁。这种行为不仅伤了商家的心,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环境。 好在平台这次没惯着。小竺联系客服后,匿名差评被判定无效,不计入评分。这给所有商家提了个醒:遇到恶意差评别慌,保留证据、及时申诉才是正道。同时,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得反思:给差评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是单纯想发泄情绪?商家做的是小本生意,每一份外卖都凝聚着心血,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才是最基本的教养。 最后想问问大伙:要是你遇到这种“分装不合心意就退款”的顾客,会选择赔钱了事,还是硬刚到底?来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观点,能帮更多商家少走点弯路呢! (事件来源:1818黄金眼)
深圳某科技公司员工集体点外卖,然后集体点差评并且申请退款!这一下引起了外卖小哥
【99评论】【26点赞】
山兮木兮
给他1000然后报警被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