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不能申请豁免!荷兰充当美国打手明抢中国资产,中国3天反制就告诉欧洲及美国

士气沉沉 2025-10-20 10:56:58

[微风]不能申请豁免!荷兰充当美国打手明抢中国资产,中国3天反制就告诉欧洲及美国小弟,任意欺负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荷兰政府突然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动手,以“国家安全”和“治理缺陷”为由,冻结其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暂停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99%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这一系列操作堪称“闪电战”,从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发布冻结令,到10月初法院火速裁决暂停CEO职务并托管股权,整个过程快得反常,仿佛早已排练好的剧本。 安世半导体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年营收147亿元,贡献了闻泰科技六分之一的收入,更是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荷兰此举无异于对中国企业进行“合法抢劫”,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荷兰政府辩称此举是“独立决策”,与美国无关,甚至声称时机“纯属巧合”。但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10月14日公开的法庭文件狠狠打了荷兰的脸。 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官员就向荷兰施压,明确要求安世半导体更换中国籍CEO,以此作为获得美国“实体清单”豁免的条件。 美方在会谈中直白表示:“如果CEO还是那位中国籍老板,这是有问题的”,甚至暗示“剥离股权需要时间,但CEO必须更换”。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的行动精准卡在美国9月29日发布“50%穿透规则”(制裁延伸至被列实体持股超50%的子公司)的第二天,这种“巧合”连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英国《金融时报》和彭博社直接指出这是美荷协同的结果。 安世半导体的遭遇暴露了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深层逻辑。美国早已将半导体视为战略战场,通过施压盟友构建“芯片联盟”,从限制ASML光刻机出口到直接干预中资企业,步步为营。荷兰作为美国“打手”,不仅牺牲了市场原则,更损害了自身国际信誉。 科技投资平台“塞拉里集团”直言,安世事件将成为“未来数年的先例和警示”,表明西方所谓的“法治”和“契约精神”在地缘政治面前不堪一击。就连荷兰公民也在Reddit论坛吐槽:“我们的国际声誉就此一蹶不振”。 面对荷兰的背信弃义,中国的反制迅速而精准。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插手企业内部事务。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实施出口管制,直击荷兰供应链要害。 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其生产线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尤其是车规级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中方的反制措施不仅让荷兰措手不及,更可能波及ASML等荷兰龙头企业,因为荷兰“芯片三巨头”之间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场博弈的深层影响远超企业层面。安世事件撕开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政治化的口子,暴露了西方“双重标准”的本质。美国一方面鼓吹自由市场,另一方面却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商业合作;荷兰一边享受中资带来的就业和税收,一边又以“国家安全”为名剥夺企业控制权。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中国企业,更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信任基础。中国欧盟商会谴责荷兰的行为是“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敦促荷方立即撤销错误决定。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安世事件是中国科技企业出海遭遇的典型困境。闻泰科技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时,完全遵循市场规则,甚至帮助荷兰处置了不良资产,保留了大量就业机会。 但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这些商业逻辑被彻底无视。中国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海外并购高科技资产,“买下来”只是第一步,“管得住”才是真正的挑战。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可能需要更加专注于自主创新,减少对外部技术并购的依赖,同时建立更灵活的风险管控机制。 荷兰政府的短视行为最终可能反噬自身。中国是荷兰最大的非欧盟贸易伙伴,ASML的光刻机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荷兰以“国家安全”为名配合美国打压中国,不仅损害中荷经贸互信,更可能动摇其作为“欧洲门户”的经济吸引力。历史证明,开放合作才是互利共赢的正道,任何试图通过封锁和打压维持的所谓“优势”,最终都会沦为时代的笑柄。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争夺,表面上是企业控制权之争,实则是国际规则与地缘政治偏见的较量。强盗逻辑不会因为披着“合法”外衣就改变本质,美西方的明抢暗夺、围追堵截,抢不走中国科技的明天,更堵不住我们发展的步伐。 世上从来没有跪出来的尊严,只有拼出来的活路。既然暴风雨已经来了,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场风雨,我们不但要闯过去,还要在雷鸣电闪中,闯出一个崭新的黎明。对于这场愈演愈烈的科技战,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西方的这种做法最终会自食其果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198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