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时当众宣布:如果会员国再拖着不交钱,联合国就要破产了。 这份砍了又砍的预算案就摆在那,32.38亿美元的数额比2025年少了快6亿,降幅足足15.1%,跟他最初提的37亿多相比更是缩水不少。 岗位裁员的刀子也举起来了,原来规划的1.38万多个职位,现在硬生生砍到不到1.16万,2681个岗位说没就没,这可是18.8%的削减比例。 古特雷斯特意强调,砍的都是秘书处那些大部门的行政活儿,给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发展项目的支持得优先保住,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之举。 钱不够花不是一天两天了,根子早在会费收缴上烂着。截至2024年底,会员国拖欠的会费就堆到了7.6亿美元,到今年9月底,2025年的摊款只收到66.2%,去年这会儿还能拿到78.1%呢。就算已经砍了近6亿开支,古特雷斯算过账,到年底联合国的赤字照样可能超4.5亿,流动资金储备眼看就要见底。 更糟的是账上还有笔“倒花钱”的活。按照规矩,2026年初得给会员国退3亿抵扣款,这差不多是当年预算的10%。要是年初缴费还跟不上,明年只能接着砍开支,到2027年说不定要退6亿,那可是20%的预算打水漂。古特雷斯急得直拍桌子,说这不是危言耸听,再这么下去就是真破产。 这里面最显眼的就是美国这个“老赖”。作为占常规预算22%、维和预算26.15%的最大缴费国,它欠的钱就占了总欠费的一半以上,光拖到现在的就超30亿,其中15亿是常规预算,13亿是维和摊款。这还不是第一次,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老拿欠费当政治筹码,国会还单方面把会费上限设成25%,根本不管联合国“按支付能力分摊”的规矩。 今年更过分,借口维和行动“没达到预期”,该交的13亿维和款只给了6.82亿,还放话说明年可能干脆不掏这笔钱。可转头美国自己批了9250亿国防预算,这种宽己严人的操作,明摆着把联合国会费当施压工具。《联合国宪章》本来规定欠费超两年就没投票权,美国偏耍小聪明,每次补一点凑够“没超期”,再用安理会否决权拦着改革,把规矩变成了摆设。 联合国的钱袋子设计本身就埋着雷。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靠强制分摊,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四国扛了常规预算的55%以上,维和预算更是占了70%多。这种把鸡蛋放几个篮子的模式太被动,美国每欠1亿,联合国现金流就少3%,大国一掉链子,全局都得慌。 更别扭的是“双轨制”供血。占比超40%的发展系统,比如世卫组织、开发计划署,全靠自愿捐款。2025年就因为自愿捐款少了12%,非洲的疫苗接种项目直接停了。一边是必须花的刚性支出,比如人员工资、维和行动经费,一边是看心情的收入,政治博弈一掺和,钱自然跟不上。 古特雷斯不是没提过办法,说要暂停退款、设个缓冲基金,结果全被美国这些国家否了。联合国预算得193个国家商量着来,任何一个都能把缴费和政治诉求绑在一起,改革根本推不动。这次裁员砍预算,说白了就是没辙的权宜之计。 危机砸下来,最倒霉的是弱势国家。南苏丹、刚果(金)这些热点地区,维和人员要砍25%,9项维和任务都得缩水,安全局势说不定要恶化。非洲的疫苗接种、叙利亚的难民救助,这些人命关天的项目眼看要断供,数千万人得受影响。最不发达国家本来只交0.001%的会费,却要跟着买单,非洲联盟的常备军计划就因为没钱搁置了,这哪说理去。 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国,2025年摊了20.004%,每次都按时交钱,可在联合国秘书处的高级职位占比还不到3%,钱出了不少,话语权却没跟上。日本、德国想靠多交钱推动安理会改革,也被美国卡着脖子没进展。 古特雷斯说这是流动性危机,其实根子是多边主义的危机。美国霸权在相对衰落,会费占比从1945年的49%降到22%,却还想靠欠费抓话语权,逼着联合国在人权、气候议题上按它的意思来。这种老套路跟多极化的趋势早就拧巴了。 现在能想的招不少,有人提议设应急基金让各国自愿买债券,有人说要搞浮动会费比例,给欠费国加惩罚利息,甚至想收碳税、国际金融交易税拓财源。可这些都得大国点头,美国不松口,再妙的主意也落不了地。 接下来几周,第五委员会要跟秘书处掰扯预算细节,最后得联大全体会议批,估计12月底能有结果。但所有人都清楚,就算今年的预算批了,明年的窟窿还在。要是各国还抱着“搭便车”的心思,或者拿欠费当武器,古特雷斯的“破产警告”早晚得成真。 毕竟联合国再怎么不完美,维和、救灾、防疫这些活儿还得有人干。一个连工资都发不出、项目全停摆的国际组织,最后坑的是全人类的利益。这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过去的坎,真得各国掏真心、掏真金才行。
别再以为人口问题只是中国自己的“家务事”了。这回,联合国直接把它拉上了“全球挑战
【192评论】【146点赞】
阿开
倒闭好啊,拿着钱不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