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

千浅挽星星 2025-10-20 17:43:23

[微风]“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即反驳:“粟裕不会打仗,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1958年,在北京的一场会议上,当有人说出“粟裕根本不会打仗”这句话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此时,刚经历过心肌梗塞、身体还很虚弱的陈赓,挣扎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用力拍了拍桌子,大声质问:“粟裕不会打仗,中国还有谁会打仗?你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这一声吼,吼出的不只是兄弟情,更是一种顶级将领间的惺惺相惜。   粟裕和陈赓这对搭档,一个是被誉为“战神”的战略大师,一个是被称为“多面手”的战术奇才, 两人的军事才华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发挥出了更强的战斗力。   1947年,他们第一次正式合作指挥军事行动,就以迅猛之势攻克了五十多座城镇,歼灭了数万敌军,陈毅元帅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们的军事才能能和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列。   这种默契的在淮海战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粟裕为了攻克黄百韬的坚固阵地,首创了“土工掘进”战术,陈赓很快吸收了这种战术,并进一步优化。   在围歼黄维兵团时,他指挥部队挖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下长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术模仿,而是两位将领军事智慧的共鸣。   之后,陈赓还特意派人去粟裕所在的部队学习经验,而粟裕则在打下硬仗后,马上调集炮兵支援陈赓的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战场的硝烟散去,两人的默契就延伸到了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中,在总参谋部,粟裕是总长,陈赓是副总长,俩人的办公室就门对着门,粟裕一出差,就放心地把一堆事交给陈赓代理。   筹建一所顶级的军事工程学院是粟裕深思熟虑的提议,在推荐学院院长人选时,他极力主张让当时还在朝鲜战场的陈赓担任,理由很实在:“他办过红军步校,是内行!”这份推荐的背后是对战友能力的精准判断和绝对信任。   后来陈赓开玩笑说想和粟裕换个大办公室,粟裕的回应尽显两人的肝胆相照:“我的办公室门永远对你敞开。”   1960年冬,两位老战友都因生病在上海疗养,当时,粟裕深受美尼尔综合症困扰,经常头晕耳鸣;陈赓则一直在和心脏病作斗争。   重逢时,他们却像回到了年轻时一样,陈赓还像从前那样俏皮地和粟裕开玩笑,逗得粟裕开怀大笑,那些日子里两人聊了很久,但话题只限于战场上的趣事,对各自遭遇的委屈和不公,始终绝口不提。   据陈赓的夫人傅涯回忆,那段时间,两位老战友的眼里重新有了光彩,但这份重逢的时光十分短暂,1961 年 3 月,陈赓在上海病逝。   得知噩耗后,粟裕泪流满面,他不顾自己的病痛,坚持赶到机场为挚友送行,他站在机场,久久望着运送陈赓骨灰的飞机消失在天空中,那个眼神里,装着两人从南昌起义时的初次相识,到战场上无数次的生死与共,再到此刻最后的诀别。  参考:“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由来——光明数字报

0 阅读:136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