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0年秋天,毛主席去食堂时,突然一个人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警卫替毛主席挡下了这一棍,等到刺客被捕后,警卫员早已晕死过去。 1940年那个秋日,延安中央食堂门口人声鼎沸,气氛格外热烈,毛主席为表示亲切,只带了少数警卫,准备宴请几位从绥德来的国民党官员,人群中,一个穿着脏旧土布衣的汉子显得毫不起眼。 可就在一片欢呼声中,警卫员蒋泽民的目光锁定了这个反常的家伙,别人都在鼓掌,他却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飘忽不定,蒋泽民悄悄靠近,发现他手里竟攥着一根碗口粗的柳木棍。 就在主席转身向群众挥手的一刹那,那人暴起发难,木棍携着风声砸向主席后脑,在这一瞬间,蒋泽民几乎是凭本能扑了上去,用自己的右臂迎了上去。 “咔”的一声脆响,臂骨应声而断,剧痛瞬间席卷全身,但他忍着痛,左手夺下木棍,一脚将刺客踹翻在地,直到冯永贵等战友将特务制服,蒋泽民才因剧痛和失血昏死过去。 这种奋不顾身,不只是职责,它来自东北的雪原,那个18岁就拉起队伍打鬼子的“双枪将”;更来自延安的窑洞,他亲眼看到主席和士兵同吃高粱米,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家长”。 1945年的重庆谈判,整座城市特务密布,杀机四伏,这时,蒋泽民的身份是主席的化名副官。 他和陈龙等人不再是简单的贴身保镖,而是织起了一张看不见的防护网,他们排查街道,甄别人员,用专业的侦察和部署,让所有针对主席的暗杀阴谋都在萌芽阶段就被掐灭。 蒋泽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警惕心和本领,都离不开他在1936年时,被派往苏联学习坦克指挥与现代军事,这些知识,让他从一个勇猛的战士,成长为一名有勇有谋的安保专家。 1946年,蒋泽民奉命组建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他的角色彻底变了,从保护人的“盾”,变成了能攻坚的“矛”的组织者。 他的战场守护也分为了两面,在长春,他率领这支初生的装甲力量,像铁拳一样砸碎了敌军的坚固阵地,在辽沈和平津,他成了东北民主联军汽车团团长,一条真正的“钢铁动脉”。 蒋泽民指挥着车队,在崎岖山路上躲避侦察,将海量的兵员和物资送往前线,为两大决战的胜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护卫领袖到输送战争的血液,守护的维度已然天差地别。 1949年初,他亲自率领车队,将毛主席和党中央从西柏坡安全护送到北京,建国后,无论是广西剿匪还是援越援朝,他始终奋战在后勤保障这条生命线上。 蒋泽民的一生,都在诠释“守护”,从挡下致命一击的卫士,到挫败阴谋的专家,再到驱动战争的后勤功臣。 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2012年百岁而逝,他的传奇,远不止那惊天一挡,而是用一生,把士兵的忠诚,熔铸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信息来源:辽沈晚报:百岁老人曾保卫毛泽东 用手臂挡开刺客大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