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说中了!百亿核航母沦为烂尾项目,军方下达最后通牒,中国教授早已预言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结局,这艘耗资百亿的巨舰,最终竟成了“烂尾工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十几年前,美国信心满满地启动了“福特级”航母计划,打算借助最前沿的技术打造下一代“海上霸主”,从2005年福特号开工,到2017年正式服役,这艘航母一路烧掉了170多亿美元,是迄今最贵的航母,但谁也没想到,服役后的福特号频频翻车,电磁弹射系统(EMALS)故障率高到让人头皮发麻,舰载机弹射一次,得看运气。 能源损耗高,系统稳定性差,最初平均181次弹射就得报一次故障,后续提升到400次,依旧不敢让人放心,这还只是个开始,肯尼迪号、企业号、杜鲁门号等后续几艘同型舰艇,几乎全部陷入延误、超支、系统无法集成的泥潭。 美国军方给出的期限是一拖再拖,军工企业干脆摆烂,连航母钢材都因国内产能萎缩而供不应求,你信不信,这样的巨舰,有的在船坞里一泡就是八年,舰体锈得发红还没个准头。 这一连串问题,马伟明院士几年前其实就已经说过:美国虽然抢先搞了电磁弹射,但真正的原理没吃透,盲目上马,迟早出问题,说是“预言”,其实是专业判断的逻辑落地,问题来了,美军真的是“技术领先”?还是在硬撑面子? 这事看起来是福特号的问题,其实暴露的是美国整个军事工业的问题,新技术想抢跑,没问题,但把23项新技术硬塞进一艘船里,连实验都没做好就想一次成功,那不是自信,是冒进。 电磁弹射这玩意看起来酷,实际操作起来又复杂又娇气,结果舰载机起飞像买彩票,美国人还不服气,到处找商业公司来补锅,但谁也不是魔术师,这摊子铺太大了,根本兜不住。 更离谱的是,花这么多钱造的新航母,居然和F-35C兼容不起来,连自己的主力舰载机都用不上,这是几百亿美元砸出来的“高科技平台”?说句实话,这哪是航母,更像一个半成品试验室。 你去问问美国造船厂的现状,全美就剩一个能干这活儿的船厂,工人平均55岁,年轻人不到5%,连材料都得从国外抢,靠这班底还能搞出什么“世界最强”?过去几十年去工业化,把根给掏空了。 钱砸得再多,也拯救不了断层的产业和荒废的人才梯队,不少美军内部人士其实自己也心里明白,这不是某个系统出错,是整个战略出了岔,追求“弯道超车”的后果就是:一口吃个胖子,噎住了,光靠幻想技术领先,是撑不起海军战略的。 这场闹剧,说到底是一记响亮的提醒,告诉那些把军事科技当成炫技舞台的人,别拿上战场的装备当实验品,真正的先进,从来不是看谁先“搞出来”,而是谁能搞明白、用得住、打得赢,而那些老老实实、一步步扎实推进的国家,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刻后发制人。 福特号的问题也该让更多人冷静下来:造航母,不是烧钱比谁狠,而是看谁的基础够稳,幻想用高科技包装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的实力,是把每个螺丝拧紧,把每个系统吃透,再谈创新,你觉得,美国还能把这艘“梦之舰”拉回正轨吗?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上观新闻——美国研究了几十年却声称被中国超越,这种武器有多牛?
疯了!10月19日,美国攻击中国授时中心,离爆点只差一步之遥了!当国家安全机
【299评论】【2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