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停摆进入第17天,美联邦法院的钱也终于见底了。按照美国联邦司法中心的说法,法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0-21 16:47:19

美国停摆进入第17天,美联邦法院的钱也终于见底了。按照美国联邦司法中心的说法,法院其实早在停摆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省电模式”。 靠着临时预算和内部节省措施苦撑了两个多星期,但眼下这个档口,内部通知已经发出:下周要开始大规模裁员。这可不是吓唬谁,这是实打实的操作。 法院系统一旦大面积瘫痪,不只是审判延期那么简单,整个司法体系都会受到连锁影响,从移民法庭到刑事案件,都会被拖得一团乱。   这次政府停摆的核心原因,依旧是国会没能就预算案达成一致。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争执点很多,从边境安全到社保项目,互不相让。 总统那边也不打算做出让步。结果就是,一部分政府机构从财政年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关门歇业,员工不上班,服务暂停,连国家公园都关了一半。 法院系统虽然属于司法分支,但财政来源还是靠联邦预算。换句话说,国会不批钱,法院也得跟着喝西北风。前几年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那会儿法院还能勉强撑上三周,这次明显扛不住了。   其实,联邦法院停工带来的麻烦远比表面看起来严重。比如说,刑事案件的审理如果延期,那些还在押的嫌疑人怎么办? 依据美国宪法,公民有权接受“迅速审判”,一旦法院系统因为没钱运转,侵犯了这个权利,被告方甚至可以据此申请撤销案件。 再比如,移民案件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那些等着身份审批或者庇护判决的人只能干着急。再往大了说,法院瘫痪影响的不只是个人案件。 整个法律系统的威信都会被动摇。一个连法院都没钱开的国家,说到底在法治面前也会显得很尴尬。当然,美国这套制度设计本身就比较复杂。 三权分立在某些时候确实能起到制衡作用,但当制衡变成了互相掣肘,整个系统就像卡在齿轮里的沙子,转也转不动,退也退不了。 法院裁员这件事,其实就是这个系统卡壳的一个结果。本应该保持中立、独立运作的司法系统,最终还是逃不过财政制约的命运。 有人说这是一种“制度的悲剧”,但更多的是政治博弈下的现实代价。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下周法院真的开始裁员,那接下来怎么继续维持基本审判工作? 哪些案件优先处理?哪些可以无限期延期?这种选择会带来很多争议,也会让公众对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产生疑虑。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国会还在为预算拉锯,根本看不到谈妥的可能。 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即便临时拨款,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治标不治本。下一次预算到期,类似的剧情还会重演。   话说回来,别看美国平时在国际场合一副“治理优等生”的样子,这次法院裁员事件,其实也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制度再完善,执行不到位照样出问题。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如果连基本政务都无法保障,那无论经济有多强、科技多么先进,老百姓的获得感都会大打折扣。 这也提醒了我们一个道理,稳定才是发展的前提,治理能力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美国这次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观察和思考。. 参考资料: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7天 美联邦法院资金告罄 下周将大规模裁员 2025-10-18 12:31·央视新闻

0 阅读:0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