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1年,21岁的女侦察员王金英,在老乡家养病。夜里,她正洗澡时,突然看到窗外闪过一个人影。王金英心头一紧:“坏了!”她一把抓起衣服,套在身上。 1937年,家乡的天被日军的炮火染红,王金英不顾姐姐的哭喊和反对,翻过高墙,头也不回地离家,在沂蒙山区,她遇上了一支八路军的炊事班,就这样闯进了那个保家卫国的世界。 王金英手上布满了老茧,骨节粗大,连长一看就说,这是天生握枪的料,苦难并没有压垮她,反而把她磨砺成了一把利刃,童年为生存练就的敏捷身手,让她在战场上格外机灵,学习能力强,枪法又好,总能化险为夷。 长年的战斗,让王金英赢得了“花木兰”的别称,然而别人不知道的是,王金英还患有严重的肺病,正无声地吞噬着她的生命。 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奔波劳累,让这无声的战争愈发惨烈,一次在周村火车站侦察,她猛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血,竟将手里的玉米饼染得通红。 王金英的战友,侦察英雄刘锡琨,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保民神鹰”,曾送给她一把驳壳枪。 他说,枪膛里的火药,能给得肺病的人暖暖身子,这把冰冷的武器,既是她抗击外敌的工具,也成了她对抗体内严寒的一点点精神寄托。 病魔最终还是将她逼到了休养的角落,在六天务村一个老乡家里,她奉命养病,为了不暴露行踪,只敢在夜里出门。 可千防万防,还是被村里的地痞蔡麻子告了密,日军小队长带着六十多个伪军,悄悄包围了村子。 那天,她的表哥刘锡琨刚来送完药,她正准备洗个澡,却从窗外一闪而过的人影里嗅到了死亡的气息,敌人已经堵住了门口,刘锡琨当机立断,自己上房顶引开敌人,为她拖延时间,也为搬来救兵。 “保民神鹰刘锡琨在此!”他的吼声震慑了整个村庄,日军军官听到这个名字脸色大变,反手就给了告密者一巴掌。 刘锡琨趁机几枪放倒了两个伪军和被逼上前的蔡麻子,屋子里,王金英躲在水缸后面还击,病痛让她虚弱得几乎握不住枪,枪法也失了准头。 但在绝境里,她的精神反而高度集中,一个日军小队长冲了进来,她用枪柄猛地砸向对方手腕,顺手抄起一把菜刀,用尽全身力气劈向其颈部,没过多久,刘锡琨带来的武工队主力从村口杀了进来。 战斗结束后,她拒绝了战友的搀扶,她觉得自己不能成为一个累赘,她把那份用油纸包好的、关于周村军列的绝密情报紧紧贴身捆好,为了不拖慢队伍的速度,她脱下棉鞋,赤脚踩进了没过膝盖的雪地里。 在野狼沟附近,她的身体终于到了极限,一头栽倒在雪中,当刘锡琨找到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浑身冻得青紫,但双手,还死死地护着怀里的那份情报。 几个月后,因为后方医疗条件实在太差,这位年仅21岁的女战士还是牺牲了,她的生命很短,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但她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了最后的守护,那宽度,足以照亮一个时代。 信息来源:桓台县融媒体中心——《乌河岸边的忠诚卫士——王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