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军航空母舰的舰长只是上校军衔?因为舰长说白了就是个开船的,开不开炮舰长说了不算,指挥权小到离谱。 关键就在于,航母舰长的活儿和大家想的“指挥整个舰队打仗”完全是两码事,军衔高低根本不是看能使用的装备有多厉害,而是看具体要管多少事、负多大责。 航母从来不会单独出海,肯定带着一群“小弟”组成航母战斗群,里面有负责防空的巡洋舰、反潜的驱逐舰、装核弹的核潜艇,还有上百架战斗机、预警机。 这么大一支队伍,总不能各干各的,必须有个“总负责人”来管全局,这就是航母战斗群指挥官,一般是少将或中将,专门琢磨怎么打胜仗、怎么调配所有舰艇和飞机。 而航母舰长呢,就管自己这一艘航母的“日常运营”,比如保证航母别开错路、甲板上的飞机能安全起飞降落、舰上几千人的吃喝拉撒、动力系统别出毛病,说白了就是个“大船长”,不用操心整个舰队的战略打法。 这种分工直接决定了军衔的上限,按各国军队的基本规矩,上校管的就是“旅级”规模的单位,航母舰长管的就是一艘舰,虽然航母吨位大,但从指挥权限来说,和陆军旅长差不多。 要是想当上航母的舰长,至少得熬个二十多年,从基层军官一步步干上来,懂航行、懂维护、懂人员管理,但就算经验再丰富,也只能管自己舰上的事。 要是想开火打敌人、或者调整航行路线去支援别的舰艇,都得先上报给战斗群指挥官,等指挥官批准了才能动。既然没那么大的指挥权,自然就不用给更高的将军军衔。 更重要的是,海军打仗最讲究“团队协作”,差一点都可能出大事。要是让航母舰长既管航母本身,又管整个舰队,很容易顾此失彼。 比如二战的时候,美军曾试过让航母舰长兼任舰队指挥,结果舰长一会儿要盯着甲板上的飞机调度,一会儿又要研究敌人的位置,忙得脚不沾地,好几次因为没及时掌握全局情况,导致舰队行动慢了半拍。 吃了亏之后,就彻底把“管舰”和“管舰队”分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舰长能专心把航母管好,指挥官能专心把仗打好,效率反而更高。 所以说,航母舰长是上校,不是因为航母不重要,反而是为了让整个作战体系更顺畅。这种设置就像一个工厂,厂长管全局战略,车间主任管具体生产,各司其职才能运转高效。 更何况,现代海战也已经不是靠单一装备“单打独斗”了,讲究的是各个岗位精准配合,军衔只是对应职责的“岗位标签”,只要能把自己的活儿干好,就是整个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