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10月20日报道,黑龙江五常,天气越来越冷了,女子却发现自家门口聚了一堆燕子,哪怕都被冻死了,它们也不往南方飞。网友:“要是离得近,我就收养它了!”[紫薇别走] 黑龙江五常市的气温跌到了零下,燕子紧贴着墙壁,羽毛在寒风中微微颤抖,楼下的地面上,已有十几只小燕子僵硬地躺着,再也飞不起来了。 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滞留的大多是今年刚孵化的幼燕,它们羽毛还没长齐,身上也没积累够长途飞行需要的脂肪,十月中旬那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让气温在几天内从二十多度跌到零下。 燕子的迁徙时间表,是靠温度和日照长短来调节的,今年九月,东北一直暖和得不像话,白天还能穿短袖,日照时间的变化也不明显,燕子以为还有时间,可以多吃点虫子养肥自己,为长途飞行做准备,谁知道天气说变就变,根本来不及反应。 低温本身就够要命了,更糟的是食物断了,燕子只吃飞虫,气温一降,空中的蚊子、小飞蛾全死光了,这些留下来的燕子,想走已经没力气,想留又找不到吃的,就这么被困在了原地。 这么多燕子死了,明年地里的虫子会不会更多?短期看影响不算大,现在种地有各种防虫办法,燕子这种跟着季节走了几百万年的鸟,如今连什么时候该动身都拿不准了,这事儿本身就挺让人不安的。 以前的土墙、木屋檐,燕子衔点泥就能搭窝,现在到处是玻璃幕墙、光滑瓷砖,泥巴根本粘不住,适合燕子筑巢的地方比二十年前少了一大半,就算燕子飞回来了,也找不到像样的家。 五常那位居民看着楼下冻僵的小燕子,心里不是滋味,她找来纸箱,把还活着的燕子一只只捡起来,放在暖和的地方,小区里几个邻居听说了,也拿来面包虫、葡萄糖水,试着喂它们,有几只缓过劲儿的,第二天真的飞走了。 不过救助要适度,关键是帮它们渡过最冷的那几天,提供点食物和温暖,让它们恢复体力自己飞走,而不是一直养着,燕子终归是要靠自己的翅膀生活的。 网友热评: “家门口热乎点,它们就都聚过来了,看着真让人心疼,可我也帮不上啥忙,总不能坐飞机给它们带走啊。” “虽然心疼,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迁徙本就是鸟类种群优胜劣汰的过程,滞留下来的多是体弱或年幼的燕子,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过度的人为干预,比如盲目投喂甚至想人工搬运,反而可能打乱它们自身的节奏。” “城市规划是不是能更友好些,比如保留些传统屋檐、湿地公园,给鸟儿们留个临时的“避难所”。” “根结底还是要重视气候变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你们在家乡有没有观察到今年动物行为有什么不寻常的变化?或者对于我们在城市里能为鸟类等小动物做点什么,有什么好点子吗? 评论区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和想法! 信源:新浪网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10月20日报道,黑龙江五常,天气越来越冷了,女子却发现
征途观史
2025-10-22 10:44:3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