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摁住了华为这条东方巨龙,没想到中国又冒出了更狠的角色! 大家都在一条道上挤破头往前冲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真正的赢家是在旁边默默挖了一条新路的人? 今年10月,国际顶刊《自然・电子学》上的一篇文章,就讲了这么个故事。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一个团队,在孙仲研究员的带领下,搞出了一款新型芯片,这东西一出来,大家发现,玩法可能真要变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他们用的核心技术叫“模拟计算”,这玩意儿在数字时代早就被当成精度太差的“淘汰品”,扔进历史垃圾堆了。但北大这帮人硬是把这块“废铁”炼成了金,他们把光电融合、数模协同这些新想法给加了进去。 结果呢?一举攻克了精度这个老掉牙的难题,直接干到了24位定点精度,相对误差低到只有0.00001%,这个水平,已经完全可以跟主流的数字芯片掰手腕了。 更绝的是,当全世界都在为7纳米以下、依赖EUV光刻机的先进制程拼得你死我活时,这枚芯片告诉我们,那条路不是唯一的。 它只需要40纳米的成熟工艺就能生产,我们自己家里的设备完全搞得定,这等于说,你还在追求更锋利的宝剑,人家直接掏出了枪。 那么,这把“枪”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解一个128x128的矩阵方程,让英伟达最顶级的GPU(比如H100)来算,需要整整一天,而这枚新芯片呢?大概一分钟。对,你没看错,一天和一分钟的差距,性能据说强了百倍到千倍。 性能炸裂的同时,功耗还低得离谱,干同样的活,它能省下99%的电,这要是用在AI大模型训练上,得省下多少钱和时间! 以后,也许你的手机、家里的机器人,就能本地处理一些以前只有云端超算才能搞定的复杂AI任务,这对于未来的6G通信基站,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事儿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它出现的时机,美国一直想用两张牌来锁住中国的发展,一是卡住EUV光刻机,让你造不出高端芯片;二是禁售高端GPU,断掉你AI和超算的“食粮”。 结果这枚模拟芯片横空出世,精准地绕开了这两道封锁线,它不需要EUV,也不再依赖进口GPU,用一种非对称的创新,让原来的封锁策略看起来有点尴尬。 这场景,简直就是比尔·盖茨当年预言的现实版:你越是封锁,越是会逼着对方加速自立,最终倒逼出一个你无法控制的对手。与其说这是在别人画好的赛道上超车,不如说是“换条路让他追不上”。 当然,这项成果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离我们普通人能用上还有一段距离。但它释放的信号已经足够强烈:真正的突破,不是在别人的规则里玩到极致,而是有勇气、有能力去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新规则。 信源:2025-10-14 17:02·科技日报《首次!突破世纪难题!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芯片》
美国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摁住了华为这条东方巨龙,没想到中国又冒出了更狠的角色!
白虎简科
2025-10-22 18:0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