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愿意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斡旋的、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三方会晤。 一场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三方会谈提议,最近搅动了全球的目光。消息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今年10月20日亲自放出的,他确认自己“准备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斡旋下坐下来谈谈。 这听起来像是一丝和平的曙光,对不对?但你如果仔细扒开每一方的底牌,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走向和平的桥梁,而更像是一场大型政治预演,剧本的名字叫“僵局”。 让我们先看看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的姿态很明确:可以谈,形式不限,双边三边都行,只要不是在导弹和无人机的轰炸下,他的核心方案,就是以当前的接触线为基础,立刻停火,停火是第一步,然后才能有外交。 这个立场不是他凭空想的,背后是撕裂的民意。一方面,战争的残酷现实压得人喘不过气:超过八成的家庭要靠救济粮过活,七成的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连西部城市利沃夫的医院里都缺绷带。这让近四成的民众觉得,也许该用领土换和平了,这个比例是两年前的三倍。 但另一边,超过五成的民众,特别是那些有亲人在前线的家庭,坚决反对任何割让领土的念头,泽连斯基必须稳住这部分核心支持者,所以他咬死了一句话:“绝不做出任何领土让步。” 现在,我们把镜头转向莫斯科,普京是怎么想的?他的回应简单粗暴:要见我可以,但前提是和平条约的文本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来签字。这哪是谈判,这分明是要求对方接受“最终解释权”。 俄方的停火条件更是苛刻得像最后通牒:乌军必须先从俄方单方面认定的“俄罗斯领土”上撤走,基辅要停止国内的动员,并且彻底切断所有外国军事援助。 这等于是在说,你先自废武功,我们再谈“和平”,说白了,俄罗斯要的不仅是承认所谓的“新边界”,更是乌克兰彻底放弃加入北约。 这根本就是个死循环。乌克兰的“起点”(原地停火),恰恰是俄罗斯要求的“终点”(撤军并接受条件)之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双方在谈判如何开始这件事上,就活在两个平行宇宙,这不禁让人想起2015年那个失败的《新明斯克协议》,当时各方就是因为对“顿巴斯特殊地位”的定义谈不拢,最后成了一纸空文。 再来说说那个自告奋勇的“斡旋者”特朗普,他真的关心乌克兰的和平吗?恐怕他的心思更多放在自己明年的大选上,塑造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形象,显然是份量十足的政治资本。 他的立场摇摆得厉害,今年4月还建议乌克兰干脆放弃克里米亚算了,到了9月又改口说乌克兰能赢回所有领土。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哪有准谱? 更有意思的是,他团队最初策划这场峰会时,压根就没把泽连斯基算进去,是在乌克兰方面多次抗议后,才不情不愿地加上。 这种轻视的态度,配合着他拒绝向基辅提供“战斧”这类能改变战局的远程巡航导弹的决定,传递出的信号很危险:特朗普需要这场秀,但乌克兰的真实利益,可能只是他与普京博弈桌上的一张牌。 最后,为什么是布达佩斯?这个地点的选择,本身就充满了浓浓的算计味。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向来指责欧盟的对俄政策阻碍和平,他本人还曾亲自跑去俄罗斯跟普京谈能源,毕竟匈牙利九成的天然气都得从那儿来。 让一个立场如此亲俄的国家当东道主,对泽连斯基来说,无异于客场作战,这更凸显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裂:这边匈牙利在为峰会铺路,那边德国刚送去防空导弹,法国也承诺继续军援。这种步调不一的场面,恰恰是俄罗斯最希望看到的。 那么,泽连斯基为什么还要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地点?答案或许是无奈,随着欧盟援助的减少,他需要抓住任何一根看似能救命的稻草,哪怕这根稻草本身就有毒。 所以,你看,这场还没开始的峰会,从谈判的前提、斡旋者的动机,再到会谈的地点,每一个环节都埋着一颗地雷。它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仪式,让各方公开亮明自己无法退让的底线,然后心照不宣地走向一个预设好的结局。 和平只是个好听的口号,真正的目的,大概是演一出“我们努力过了”的戏,好给国内的民众一个交代。 信源:泽连斯基:愿意参加特朗普与普京在匈牙利的会晤 2025-10-20 04:39·央视新闻
2025年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愿意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由
白虎简科
2025-10-22 18:03:43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