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21日,新中国开国中将,海军副司令员的陶勇,被人发现死在一口井中,案件发生以后,陶勇身边的人都感到无比震惊,并一致要求一定要将此事彻查清楚。 1月21日,上海,当日中午过后,开国中将、海军副司令员陶勇交代招待所所长去找理发员,可十几分钟后,所长带着理发员回来时,花园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口浇花用的浅井旁,漂着一顶海军干部帽。 探头一看,井里沉着的正是陶勇将军。 这口井宽仅容肩,水深连成年人的脖子都盖不过,可就是这样一口不起眼的井,夺走了那位在战场上七次中弹都没死的将军的命。 消息传到舰队机关,同志们当场红了眼,拍着桌子说不可能,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栽在浅井里? 陶勇的人生从来和“畏缩”沾不上边,红军时期他就是出了名的拼命角色,西征时带着三十多人在祁连山与数倍敌人周旋,弹尽粮绝被俘后,在监狱里还敢高唱骂敌的歌谣,即便挨揍也不肯低头。 后来周总理亲自把他接出看守所,他转眼又在黄桥决战中光着膀子挥舞马刀带头冲锋,粟裕都忍不住称赞他是“拼命三郎”。 抗战时,日军头目放话要半年活捉他,他却带着部队在反清乡战斗里神出鬼没,硬生生从敌人手里缴来13挺新式机枪,把封锁线搅得鸡犬不宁。 解放渡江时,英国军舰不顾警告开炮伤人,又是他果断下令反击,用炮火让对方知道中国军队的厉害。 这样一个在刀尖上滚过几十年的人,1967年1月21日上午还在和上海警备区的老战友议论局势,说要想办法保护被困的同志。 午饭后他像往常一样去招待所休息,起来散步时还跟所长念叨说,要多养黑猪,瘦肉好吃。 当天谁也没看出半点异常,直到那顶军帽出现在井边。 最先赶到的下属把陶勇从井里拉上来时,他口鼻还流着血。 大家急忙把他抬到房间的茶几上,411医院的抢救组很快赶到,可让人费解的是,向舰队政委汇报时,对方却慢悠悠地说要开党委会研究,任凭下属怎么催促都不肯松口。 等抢救无效的消息再次上报,政委只轻描淡写地说死了就死了,请示上面再说,自始至终没到现场看过一眼。 更让人愤怒的事还在后面,陶勇的胸部切口都没缝合,四五十个造反派就冲进大院,高呼口号把他的遗体拖到草坪上。 而就在陶勇去世不到两小时,那位政委就在司令部宣布,说陶勇是害怕卷进圈子里才畏罪自杀,还定性为叛徒行为。 陶勇的妻子朱岚当场就炸了,她跟着陶勇出生入死,最清楚丈夫的脾气。 那些年在苏北打游击,她见过丈夫孤身闯敌营劝降伪军,见过他被敌人围困三天三夜都没皱过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自杀?她连夜整理了厚厚的材料,想向上级反映疑点,却被造反派秘密关押。 熬到当年10月,不堪受辱的朱岚从楼上跳下,用生命做了最后的抗争。 消息传到北京,陈毅元帅气得拍了桌子,说砍掉他的脑袋也不信陶勇会自杀,非要面见毛主席说清楚。 毛主席听说陶勇被定为叛徒,猛地把铅笔拍在茶几上,让陈毅立刻打电话去上海,可那时一切都晚了。 直到1975年,邓公审阅陶勇一案的材料后,当即批示陶勇是有战功的,要为他昭雪。 两年后,海军党委正式发出通知,为陶勇恢复名誉,可陶勇的死因终究成了谜。 希望大家记住这位在战场上光着膀子冲锋的拼命三郎,记住这位敢对外国军舰开炮的硬骨头,记住这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想着保护同志、关心养猪小事的将军。 历史或许没能完全揭开真相,但公道自在人心,这或许就是对陶勇最好的告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