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很直接地说,这次普京并没有拿出美方希望看到的“坦诚”,美

裴十安 2025-10-23 18:14:18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很直接地说,这次普京并没有拿出美方希望看到的“坦诚”,美国对这次会谈很不满意。   特朗普这次也亲自去了阿拉斯加谈判现场,但是见局面僵住,没过多久就离开了。   随即,贝森特话里毫不含糊,说美国马上会升级对俄制裁,而且这力度可谓空前。   这个表态一出来,欧美主流媒体、各国政府都高度关注,毕竟美俄这点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其实,这场会谈本身就不怎么被外界看好。   本轮会谈时间很短,双方分歧明显。   美国很清楚地想让俄方在乌克兰、能源输出等关键问题上松口,尤其是希望俄罗斯能表现出更多合作意愿。   可普京在现场依旧是一副强硬姿态,核心利益一点没让,关于制裁问题更是寸步不让。   美国代表团现场几次试图推动议题往前走,可俄方就跟打太极一样,绕来绕去不给正面回应。   特朗普见气氛尴尬,也不愿意再浪费时间,直接拂袖走人,这一幕被现场记者第一时间传回了各大媒体。   贝森特事后在记者会上说得很直白:这次会谈没有任何突破,俄罗斯缺乏诚意,美方别无选择,只能加大制裁。   这番话和随后的美财政部公告一起,把美方的态度表达得很清楚。   美国这次要上的制裁措施,主要瞄准俄罗斯的金融、能源、科技等关键领域。   美国还呼吁欧洲国家一起配合,想形成合围之势,逼俄罗斯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普京方面的回应也很快。   他在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俄方已经预料到美方会继续加码制裁,俄罗斯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也公开称,极限施压不会改变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俄外交部则强调,制裁反而会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加快自主创新。   这些回应虽然有点套路,但确实也反映了俄方对于外部压力的心理准备。   在这场美俄博弈里,欧洲国家其实也挺纠结。   一方面,他们跟着美国对俄制裁,出于政治和安全考虑不得不站队。   可另一方面,经济上又担心制裁过猛影响本国利益。   比如德国、法国这些能源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国家,既想维护西方团结,又怕自家老百姓冬天没气可用。   美国财政部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这次新一轮制裁,特别强调和欧洲盟友的协调,想让制裁效果最大化。   其实,这次美俄谈判紧张收场、制裁升级的背后,是当前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的缩影。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习惯用经济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化自身主导地位。   俄罗斯则依靠资源和地缘优势,力图稳住基本盘。   两边谁都不肯退让,谈判很难有大进展。   制裁虽然有一定震慑作用,但各方都明白,靠制裁不可能彻底解决分歧。   总之,这次美俄谈判和随后的制裁风波,再次说明国际关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复杂的利益博弈。   美国选择继续施压,俄罗斯准备硬扛,欧洲小心翼翼,全球都在看接下来怎么走。   未来局势如何演变,各方都在密切观望,但和平与合作始终是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参考:美国遭拒,特朗普取消与普京会晤,美国宣布对俄实施新制裁——网易新闻

0 阅读:4
裴十安

裴十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