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关于中国空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3 18:30:00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关于中国空军又要大批引进伊尔-78MK-90A加油机的消息出现在不少媒体和圈子里,引发了很大关注。   据泄露的俄罗斯军工文件显示,有“东亚客户”被曝正计划购买整整20架伊尔-78MK-90A大飞机,并计划2027年前交付。 先看俄罗斯这边的处境,西方一轮接一轮的制裁把他们的军机出口路堵得差不多了,原本还算能打的伊尔 - 76 系列运输机,现在一年也就造五六架,生产线闲得机器都快生锈,更别说衍生出来的伊尔 - 78 加油机了,国际订单几乎断了档,这哪是滞销,简直是急着找下家续命。 再看中国空军的需求,虽说国产运油 - 20 已经批量生产,2025 年卫星都拍到西安厂区停着 23 架新机,但架不住需求缺口大啊。 专家早就说了,空军至少需要 200 多架大型加油机,运油 - 20 从 2023 年才开始放量,就算现在一年能造 20 多架,要填满缺口还得等好几年。 而且远程作战这事儿等不起,2016 年南海巡航,当年从乌克兰淘来的三架伊尔 - 78 一加油,苏 - 30 战机作战半径直接冲到 5200 公里,两次加油就能覆盖 8000 公里,这种立竿见影的战力提升,正是当下最需要的。 要说捡漏经验,中国可是老手了。2011 年从乌克兰废弃机场里淘那三架锈迹斑斑的伊尔 - 78,才花了 4470 万美元,当时被外界笑称买 “废铁”,结果不仅靠它们掌握了软管加油核心技术,还攒出了五十多项创新,直接给运油 - 20 铺了路。 现在俄罗斯手里的伊尔 - 78MK-90A 可是升级版,载油量比老款多 40 吨,达到 126 吨,1000 公里作战半径下能送 78 吨油,比当年的老机型靠谱多了,关键是俄罗斯现在求着稳定订单,价格和售后条件肯定好谈,这买卖简直是精准踩点。 更精明的是算清了 “过渡账”。就像还在买米 - 171 直升机一样,不是国产的不行,而是老装备能顶事。直 - 20 再先进,高原飞了三十年、故障率低于 0.5% 的米 - 171 还是没人能替代,加油机也是一个理。 运油 - 20 再好,短期内产能跟不上,20 架伊尔 - 78MK-90A2027 年前就能交付,刚好填上空窗期。 而且中国早就有伊尔 - 76/78 的使用经验,虽然新机型换了发动机,但维护体系稍微适配就能用,比从零建一套快多了,这不比等产能划算? 俄罗斯那边更是巴不得成交,现在他们军工就靠中国这类老客户撑着,之前卖发动机的百亿市场被国产航发抢了,只剩下米 - 171 还能稳定走量,现在送上门的 20 架加油机订单,简直是 “救命钱”,既能盘活生产线,又能换外汇,怎么可能不松口。 西方制裁越狠,中国的议价空间就越大,说不定还能搭着要些技术服务,这种双赢的买卖,也就东方大国能算得这么明白。 想想看,一边是俄罗斯急需订单盘活军工,一边是中国要快速补全远程作战短板,20 架伊尔 - 78MK-90A 刚好卡在这个平衡点上。 等运油 - 20 产能彻底爆发,这些俄制加油机既能当过渡力量,又能作为备份,就算以后国产机够了,转手用于救灾运输也不浪费,毕竟当年运 - 20 还飞汤加送过物资,大型平台从来不会闲置。这哪是单纯买飞机,分明是把时机、需求、成本全算透的战略布局。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