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说:“中国和西方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是国家控制资本,西方是资本控制国家!”她接着说,这和市场无关,问题是如何监管市场,如何治理市场?当现在的科技需要企业规模化经营的时代,大型企业的出现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是否受到监管?他们在为谁的利益工作?现在资本主义无法维持西方世界已经取得的发展水平,他们正在去工业化! 那位外国学者的话算是说到了根子上,这根本不是市场的问题,核心就是谁管着谁、资本为谁干活的事儿。先看中国这边,所谓国家控制资本,说白了就是资本得跟着国家战略走,不能瞎闯乱撞,得往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刀刃上使劲。 就拿那些关键领域来说,央企扛着近八成的原油供应、七成的天然气和六成的电力,差不多包揽了全国的基础电信服务,电网覆盖更是占到九成六,这些领域要是让资本说了算,光盯着短期利润,偏远地区的电网谁来铺?能源短缺的时候谁来保供?显然没人愿意干这种花钱多、回本慢的活儿,但国家能通过资本调配逼着这些企业扛起来,这就是国家控资本的底气。 而且这种控制不是死管,是往对的方向引。这些年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投资增速每年都超过百分之二十,2024 年这部分投资占比都突破四成了,像光伏制氢、汽车芯片这些卡脖子的领域,全是国家领着资本往里砸钱,要是靠资本自己选,肯定优先往房地产、金融这些来钱快的地方钻,哪会耐心等十年八年搞技术突破。 就连监管也是说一不二,前几年平台经济火的时候,有些企业搞垄断、大数据杀熟,看着盘子大了就想横着走,结果说罚就罚,顶格处罚的案例摆在那儿,谁都知道资本再大也大不过国家规矩,得守着为老百姓服务的底线。 还有重组企业这事儿,要建卫星互联网就组中国星网,要搞资源回收就立中国资环集团,资本跟着国家的指挥棒调整方向,既避免了浪费,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央企一年的采购量就超过十五万亿,直接拉动两百万户中小企业,这就是国家把资本用在实处的效果。 再看西方那边,资本控制国家可不是夸张,华盛顿的K街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条街上的游说公司一年能花掉十二亿美元,比不少小国的财政收入还多。更有意思的是,从国会退下来的人里,现在有五分之一都跑去当说客,七十年代的时候才百分之三,这哪是离职,分明是换个地方继续替资本办事。 资本说了算的后果就是监管形同虚设,而且政策全围着资本利益转。美国之前搞钢铁关税,看着是保护本土产业,其实钢铁行业的就业人数还不到下游制造业的四十五分之一,关税一涨钢价飙升,直接搞丢了七万五千个岗位,典型的捡芝麻丢西瓜,可资本不管这些,只要自己短期赚钱就行。 医药行业更离谱,靠着游说把药价抬得老高,老百姓吃不起药也没人管,毕竟游说费花出去了,相关的降价法案根本过不了关。金融领域更不用说,前几年金融危机明明是资本瞎搞捅的篓子,最后却是纳税人出钱救市,巨头们拿着救助金还照样分红,这就是资本控制下的“劫贫济富”。 这种逻辑延伸到产业上,去工业化就是必然结果。资本眼里只有利润,哪管什么国家产业根基,美国制造业就业从当年的高比例跌到现在只占百分之十,2000到2010年丢的岗位里,87%都是因为资本为了省成本搞自动化、把工厂迁到海外,毕竟美国工人时薪是新兴市场的六到八倍,资本当然愿意往低处走。 就算政府想挽留也没用,基础设施老化没人愿意花钱修,熟练工人招不到也没人管,到2025年初,居然有两成工厂因为缺人开不了工,照这架势,再过几年半数岗位都要空着。德国、日本这些顺差国也一样,制造业就业照样往下掉,资本早就把“国家发展”抛到脑后了。 对比下来就很清楚,中国是国家拿着缰绳指挥资本,让它往民生保障、科技突破、产业升级的方向跑,所以能集中力量搞成智能工厂、降能耗,还能拉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一起活。西方是资本牵着国家的鼻子走,政策跟着游说费动,监管被资本钻空子,最后产业空心化、民生问题一堆,说白了就是两种治理逻辑的差别,关键是谁能管住资本、让资本为谁服务。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美国公开表示不满!10月22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