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与秦惠䇹:科学背后的半世深情 1948年圣诞前夕,芝加哥联合车站的风雪中,22岁的物理学高材生李政道遭遇了一场“爱情溃退”。原本立下“不成名不恋爱”誓言的他,替兄弟接站时,被人群中温婉整理围巾的秦惠䇹吸引——这位甘肃天水出身的女学生,正就读于堪萨斯州圣玛丽学院,眉眼间的温润让他彻夜难眠 。 为接近心上人,李政道连夜打听讯息写去求爱信,还偷偷报名舞蹈班、节食减肥,只为在圣诞舞会上留下好印象。次年秦惠䇹阑尾炎住院,他放下科研项目奔赴陪护一月,喂饭读报的细致照料终于打动了她。1950年6月,两人在芝加哥市政府举行简单婚礼,没有排场,却开启了半世纪的相守 。 婚后,李政道拒绝加州大学忠诚宣誓放弃职位,秦惠䇹毅然放弃硕士深造计划,挑起家庭重担。普林斯顿岁月里,她为深夜攻关的丈夫端上热茶,整理学术资料,用安稳后方支撑他与杨振宁钻研“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诺奖光环加身时,李政道坦言:“没有惠䇹,就没有我的成就” 。 1979年CUSPEA计划启动后,秦惠䇹成了“后勤总管”,每天处理近千封留学生信件,手写回复、联络高校,甚至整理生活指南。1996年秦惠䇹病逝后,李政道设“䇹政基金”纪念她,至今已培育四千余名学子。2024年,他的骨灰与妻子合葬,这场始于车站的邂逅,终在江南烟雨里圆满闭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