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察觉,无论特朗普如何发声,我方基本都是由发言人回应一下便作罢,高层几乎对

追风小小四 2025-10-24 13:06:34

大家是否察觉,无论特朗普如何发声,我方基本都是由发言人回应一下便作罢,高层几乎对美国采取不理会的态度。即便美方请求对话,也是在多次请求之后,我方才会接听一次电话,这种情况着实反常。 说“反常”其实是没看懂大国交往的逻辑,这根本不是“不理会”,而是用冷静的节奏掌握主动权,核心是不被对方的情绪和节奏带着走。特朗普的说话风格向来是咋咋呼呼,今天喊着加关税,明天又说要谈判,要是我方高层每次都跟着回应,反而会陷入他制造的舆论漩涡,把精力耗在没必要的口舌之争上。用发言人回应恰恰是最稳妥的方式,既表明了立场,又不把高层资源浪费在不确定的表态上,这是成熟的外交策略,可不是“反常”。 美方多次请求对话才接通,更不是故意摆架子,关键要看对话有没有实际意义。布林肯之前多次求见王毅外长,可美方一边喊着要对话,一边还在搞芯片禁令、加征关税,这种“一边打压一边要合作”的双标做法,中方显然不可能接受。2024年4月中美达成五点共识,明确要保持高层交往,但前提是“落实元首共识”“相互尊重”。说白了,对话得有诚意,不能美方想谈就谈,想卡脖子就卡脖子,我方的态度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合作可以,但得在平等的基础上,别搞单行道。 这种看似“冷淡”的态度,背后是对中美关系本质的清醒认知。中美之间7600亿美元的贸易额、2600多亿美元的双向投资,这些共同利益才是主流,竞争只是支流。我方根本没必要因为特朗普的几句言论就打乱自己的节奏,毕竟不管谁当美国总统,两国深度融合的现实不会变。2025年10月美国财长还在求着和中方牵头人见面谈,说明美方比谁都清楚,脱离中国谈合作根本不现实。这种时候保持定力,反而能让对方更理性地看待双边关系。 还有个关键被忽略了,我方对美政策从来都是稳定的,不是针对特朗普个人。“四个没有变”早就说清楚了:推动关系稳定的目标没变,相互尊重的原则没变,维护核心利益的立场没变,增进民间友谊的愿望也没变。不管是特朗普发声还是美方求对话,我方都照着这个原则来,不会因为对方的态度波动而摇摆。之前重启中美农业联委会、启动人工智能对话,都是实打实的合作动作,这些可比口头回应有分量多了。 那些觉得“反常”的人,可能把外交当成了普通人吵架,非得有来有回才叫正常。可大国之间的互动讲究的是长期主义,不是一时的意气之争。我方不跟着特朗普的节奏走,是为了避免关系被政治操弄带偏;对话要等美方有诚意才谈,是为了守住合作的底线。2023年《求是》就明确说过,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但得“双向奔赴”,不能让美方搞“打压式合作”。现在的态度,正是对这个原则的坚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追风小小四

追风小小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