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男子接了一个单,是运一棵盆栽到买主那里,500公里的路程,运费是600元,可当他把盆栽送到目的地,他不但要不回那600元的运费,还赔了1500元进去,损失2000多元。 2025 年 10 月底,安徽六安货运站的空地上。 冯先生握着卷尺给新司机演示:“量货要量最高点,别信口头话。” 身后货车后斗突然传来 “哗啦” 响,是那棵盆栽残枝倒了。 这是他特意留下的 “警示标本”,枝桠上还绑着当时的绳子。 “看见没?就这棵,让我赔了半个月血汗钱。” 10 月 23 日,冯先生在家拨通货运平台客服电话。 “卖家瞒报尺寸导致我赔钱,平台不该管管吗?” 客服说 “需要提供证据”,他赶紧翻出聊天记录和卷尺照片。 等了三天,平台只回复 “督促卖家协商”,没下文。 他在货运群里吐槽,二十多个司机都说 “遇过类似坑”。 群里老周私信他:“我上次拉家具,货主说 1.8 米,实际 2.2 米。” “最后我赔了 800,平台也没帮上忙,只能认栽。” 冯先生看着消息,突然想起装货时帮他的老乡。 老乡当时说 “这货主不靠谱”,他没当回事,现在才后悔。 他拨通老乡电话,想问问有没有办法再跟卖家协商。 10 月 20 日清晨,冯先生把断枝盆栽拉回六安。 老乡在村口等他,手里拿着锯子:“这树还有用,别扔。”两人把完好的枝条锯下来,送给村里搞园艺的老李。 老李说 “能扦插活”,给了冯先生 50 元辛苦费。 “总比当废品卖强,也算少亏点。” 老乡拍着他的肩说。 10 月 19 日清晨,冯先生在装货点纠结时。 卖家又打来电话:“你到底装不装?不装我找别人了!”他看着手里的卷尺,2.9 米的数字刺眼。 附近小卖部老板路过:“小伙子,别硬撑,这货容易坏。” 可他一想到平台信誉分,还是咬了牙:“装!”冯先生跟老婆算运费时。 “500 公里 600 块,扣掉油费过路费,能剩 300 多。” 老婆笑着说:“刚好给孩子买双新鞋,他念叨好久了。” 他点开卖家头像,想再确认盆栽尺寸,却又关掉了聊天框。 “老司机了,这点事没问题。” 他当时这样跟老婆说。 当天下午,冯先生听到后斗 “咔嚓” 响时。 第一反应是 “完了”,赶紧停车,心跳得飞快。 打开后斗门,看到断枝和掉在一旁的竹子,他蹲在地上。 手机响了,是老婆打来的:“货送到没?孩子等着买玩具呢。” 他强装镇定:“快了,你先带孩子去,我回去给报销。” 傍晚,冯先生在陌生街头转完赔偿款。 买方催着他把盆栽拉走,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他发动货车时,方向盘上的手还在抖 ——1500 元没了。 路上遇到交警查车,看到后斗的盆栽,问他 “怎么断了”。 他苦笑:“运坏了,赔了钱,还得自己拉回去。”后来,冯先生接到一个拉家具的单子。 货主说 “衣柜高 2.1 米”,他让对方拍了视频,还标了尺寸。 到装货点,他拿着卷尺量了三遍,确认 2.1 米才装车。 路上遇到坑洼,他慢慢开,还定时看后视镜。 送到目的地,货主满意,当场结了运费,他心里踏实。 如今,冯先生的货车后斗里,除了卷尺还多了个笔记本。 上面记着每次接单的货主信息、货物参数,还有照片附件。 他成了货运群里的 “细心哥”,新司机都爱找他取经。 那棵盆栽残枝还放在后斗,每次接单前他都要看一眼。 “吃一堑长一智,咱靠力气吃饭,不能再栽在侥幸上。” 信源:司机跑500公里送盆栽遭拒收索赔 颠簸把树枝搞断了两根损失2100元 律师:司机有过错 2025-10-23 16:14·零度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