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成日本首相了?64岁的高市早苗开局不顺,跟公明党没谈拢,无奈对中国后退一步,暂时取消“拜鬼”行程。那么,她能如愿坐上首相宝座吗?若她正式上台,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10月7日,高市早苗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的首次联合执政磋商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结果并不理想,双方在自民党政治资金丑闻后的改革问题上意见分歧明显。公明党坚持要求自民党必须彻查资金丑闻,严禁党支部以下层级接收企业捐款,以恢复公众信任。但自民党担心过度限制会削弱党内资金来源,反应十分保守。 双方会议结束后,高市早苗收到了一个噩耗,自民党原定于10月15日召开临时国会,正式任命高市早苗为首相,但这一安排已难以落实,投票时间或将推迟至10月20日或21日。而这件事意味着,她的首相任命存在变数,同时也说明自民党和公明党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了变化。 实际上,从双方谈崩的结果就能看出来,自民党和公明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从“互相依赖”变成“互相防备”,公明党内部甚至传出要退出联合执政的声音。这对高市来说,几乎等于地基松动,因为没有公明党的议席支持,她在国会就拿不到多数票,也无法被指名为首相。 取消“拜鬼”行程是高市的无奈妥协,却未必能换得公明党松口。公明党除了盯着政治资金改革,对高市的极右翼立场本就心存顾虑,历史认识问题一直是两党合作的隐形障碍。这次让步更像被动止损,想先稳住对华关系的同时,缓和盟友的疑虑,但核心的资金改革分歧没解决,联合执政的根基还是不稳。 更麻烦的是在野党已经嗅到了机会。立宪民主党牵头联合七个在野党开会,打算推出共同的首相候选人,还在拉拢日本维新会。自民党原本就因为席位不足依赖公明党,现在盟友动摇,在野党又抱团,高市想在国会拿到多数票难上加难。 就算高市最终勉强上台,党内的裂痕也绕不过去。自民党内部本就有多个派系,高市的支持率在党内支持者中只有24%,远低于小泉进次郎的41% 。她推行的提高防卫开支、积极财政政策等主张,未必能得到所有派系认同,政策推进大概率会受阻。 外部压力也不容忽视。美国更希望日本有个能维稳的领导人,对高市过于激进的反华姿态并不满意。而她一直主张的扩军计划,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支撑,还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外交和经济都会承压。 政治资金丑闻的余波还在发酵,公众对自民党的信任度跌到低谷。高市若上台,首要任务就是平息丑闻影响,但自民党内部对改革的抵触,会让她陷入“要盟友还是要党内支持”的两难。搞不好刚上台就面临国会不信任案,成为短命首相的风险不小。 高市的首相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盟友离心、党内不睦、在野党围剿,每一关都不好过。就算侥幸上位,后续的执政也会举步维艰。她的困境本质上是自民党长期执政积累的矛盾总爆发,单靠个人妥协很难彻底化解。大家觉得,高市最后能成功坐上首相宝座吗?就算上台了,她能撑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