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去,赵兴兰说出了暗号,谁知伪军却一脸茫然! 赵兴兰原本是个性格温和的教书先生,但身材高大会些武术,1941年他参加了革命,一心想上前线打仗,但领导康志强告诉他,像他这样的人去前线太可惜,获取关键情报比冲锋前线还重要。 于是,赵兴兰开始伪装成富商开展工作。他平时穿长衫、戴墨镜,有时也戴大檐帽,嘴里叼着烟,骑着车穿梭于日伪控制的商会。 他情商高、胆子大,和伪军头目关系都不错,靠着这个身份顺利传递情报,还曾经掩护陈毅去了延安。 不过,这个伪装身份没能一直维持下去,1942年4月,他的搭档韩霞光被敌人用美人计拉拢后叛变了。 赵兴兰在通过日伪哨卡时察觉到情况的不对劲,就在敌人包围他的那一刻,迅速把一份用蜡封好的情报吞进了肚子里。 被关进大牢后,接受酷刑就成了家常便饭,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赵兴兰始终不松口,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就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个商人”。 敌人拿金钱美色来诱惑,他也只冷笑一声:“黄金于我是粪土,我要的是日本人的头颅!” 赵兴兰这种坚决不合作的态度,反而让日本人没了办法。 既然审不出任何情报,留着他也没用,日本人就决定处死他,可没想到,正是他这股强硬的态度,为自己争取到了获救的机会。 不久后,一个送饭的伪军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救你出去”,还敲了敲碗底示意,赵兴兰心里很惊讶,怀疑对方是自己人,但说出暗号后,对方却没反应。 他明白地下工作的复杂:曾经信任的搭档会叛变,而这个连暗号都对不上的陌生人反而可能要救自己,按照单线联系的规定,他们本来就不认识,但赵兴兰想,反正横竖都是要死,不如相信对方一次。 其实策划救援的人是邵小平,他的公开身份是徐州日本宪兵队的秘书长,在外人眼里就是个汉奸,当邵小平来提审赵兴兰时,赵兴兰心里充满了警惕和反感。 押送赵兴兰的囚车走到汴塘水边时,邵小平借口看守口渴,把日本兵打发到路边的茶摊喝水,趁这个机会,赵兴兰按照邵小平之前的指示跳进河里,早就停在那里的一艘小船立刻接他上船。 岸上,邵小平开始演戏,他掏出枪朝河面开了几枪,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鸭血撒到水里,水面很快就红了一片。 他还事先准备了一具假尸体,这时也推到水里浮起来,等日本兵听到枪声赶回来,看到的就是“犯人逃跑时被击毙”的场景,完全相信了邵小平的说法。 日军以为赵兴兰已经死了,就不再追查他,邵小平则继续以“汉奸”的身份隐藏,成功掩护赵兴兰脱险,赵兴兰靠着这场假死摆脱了之前的伪装身份,重新获得了自由。 在那个地下工作艰难的年代,很多人像赵兴兰和邵小平这样靠着不同的伪装身份开展工作,为革命的胜利默默努力。 主要信源:(烽火网——《赵兴兰遇险吞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