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建议:台湾回归后即不设省,也不设任何行政区,而是像美国夏威夷一样,变成特别军事区。 其实,军事管理和正常生活并不冲突,关键在于管理方式和执行的节奏,只要方法得当,台湾完全可以做到既安全又稳定,只要外部干扰被清除,整个社会安定下来,经济反而会更有活力,原有的生活秩序不会被打乱,反而更踏实。 很多人一听“军事区”这三个字,第一反应是发展会停摆,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现在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最看重的就是安全、长期稳定和知识产权的保障,特别军事区恰好能提供这样的环境。 只要出台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市场激励,吸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科技制造等企业入驻,台湾完全有能力转型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安全的高新产业中心,资本最怕不确定,只要确定性够高,资金和技术自然会往这里聚。 除了科技,台湾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子也能进一步盘活,一旦安全问题解决,文旅产业就能放开手脚,打造军事主题和海岛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国际上已经有不少类似成功案例,安全和经济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互相加持。 在经济规划之外,还有人担心社会融合问题,两岸分开多年,认知肯定有差异,这个阶段不可能靠命令去解决,而是要靠日常交流去慢慢磨合。 可以让学生互访、一起办文化节、青年联赛,把文化认同一点点重新建立起来,等到彼此的距离拉近,再去谈融合,自然就顺了。 当然,说到底,设立特别军事区这件事,不只是经济和民生的考虑,更大的意义在于安全和战略。 台湾的位置摆在那里,卡在第一岛链的要口上,是中国海洋出入口的关键,如果被外部势力利用,这里随时可能成为冲突引线。 那样一来,中国的安全就会被动,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手,把这里变成由中央直管的战略防线,用最快的响应体系和最强的部署力量稳住整个局势。 这种思路不是空想,美国的夏威夷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州,但那里集中了美国太平洋方向最强的军力,珍珠港就是核心基地。 美国能用夏威夷守住太平洋,中国同样也能用台湾稳住东南海防,特别军事区制度的意义就在于此——底线写明白,态度摆到明处,让那些总想掺和中国事务的国家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土地,不容触碰。 一旦制度确立,外部的小动作就会收敛,对那些整天派军舰飞机在中国周边转悠的势力,这一步就是明确警告,别再想着在这闹事。 台湾本就是中国领土,国家在自己范围内部署军事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外部势力再怎么挑刺,国际上清醒的国家也看得明白。 这其实是一盘长远棋,安全是底,发展是路,融合是方向,只要这三步并行,中国的太平洋防线就能稳得更牢,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