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全产业链龙头公司(2025年)的全面梳理与总结,涵盖上游硬件与基础软件、中游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下游应用与服务三大环节,并突出2025年的核心龙头企业和关键趋势: 一、上游:硬件与基础软件(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通信等) 1. AI芯片(核心算力底座) - 国际龙头: - 英伟达:凭借H100/A100 GPU主导全球AI算力生态。 - 国产龙头: - 华为昇腾:昇腾910C芯片已在全国部署超过30个智算中心,国产AI芯片市占率突破30%(与寒武纪等共同推动)。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预计2025年订单增长350%。 - 海光信息:DCU深算系列在金融领域市占率超50%。 2. 服务器与存储 - AI服务器: - 浪潮信息:全球市占率高达46.6%,绝对领导者。 - 中科曙光:拥有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技术,助力绿色算力。 - 存储设备: - 长江存储:发布294层闪存,技术全球领先;国产存储芯片代表。 - 兆易创新:车规级存储龙头,服务智能驾驶等高要求场景。 3. 网络与光通信 - 光模块: - 中际旭创:全球1.6T光模块量产核心厂商,推动高速互联。 - 交换机: - 紫光股份:400G数据中心交换机在国内市占率达28%。 - 温控与电源: - 英维克:冷板式液冷技术市占率37%,高效散热方案。 - 曙光数创:浸没式冷却PUE低至1.04,节能先锋。 - 科华数据:腾讯数据中心高压直流方案合作方,保障稳定供电。 4. 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 - 麒麟软件:政务市场占有率70%。 - 统信软件:金融行业渗透率35%。 - 数据库: - 达梦数据:国产数据库市占率约30%。 二、中游: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数据中心、云计算、算力调度) 1. 数据中心 / 智算中心 - 运营商主导方: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主导全国算力网络,整合499个算力池,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布局。 - 第三方服务商: - 润泽科技:承接国家“东数西算”枢纽项目,重要建设与运营方。 2. 云计算与算力调度 - 公有云巨头: - 阿里云、腾讯云: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破万亿元,提供强大算力服务。 - 算力租赁: - NeoCloud:面向中小企业的低成本算力服务龙头,降低AI应用门槛。 - (云计算与算力调度具体企业未完全展开,但阿里、腾讯、华为等为行业核心参与者) 三、下游:应用与服务(赋能千行百业) 1. 互联网 & AI大模型 - 字节跳动:旗下豆包模型,日均Token处理量超4万亿,展现强大AI能力。 - 腾讯:大模型与生态广泛应用。 2. 智能驾驶 - 比亚迪:2025年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装车率预计达14%。 -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领先品牌之一。 3. AI + 医疗 - 联影医疗:专注医学影像智能分析。 - 推想科技:聚焦AI药物研发,提升新药发现效率。 4. AI + 金融 - 招商银行:应用智能风控系统,提高金融安全性与效率。 - 蚂蚁集团:在量化交易领域应用AI算法,优化投资决策。 5. AI + 工业制造 - 三一重工:实现智能质检,提升制造品控。 - 海尔智家:通过AI进行生产调度优化,提高制造效率。 四、2025年关键趋势与动态 1. 智能算力爆发 - 工信部目标: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35%,规模将超过111 EFLOPs(FP16),成为算力增长核心驱动力。 2. 国产替代加速 - 国产AI芯片(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市占率快速提升,突破30%; - 长江存储全球首发294层闪存,存储芯片实现技术跨越;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重组后市值超4000亿元,展现国产算力集群竞争力。 3. 技术升级与创新 - 液冷技术渗透率2025年将超40%,绿色低碳成为数据中心标配; - 1.6T光模块进入规模商用阶段,CPO(光电共封装)与硅光技术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方向; - 国产AI芯片订单同比增长300%,需求爆发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