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最大的工厂在中国,总部跟研发中心在荷兰,所以估计下一步是专利争夺!而这个我们

茂盛楼兰 2025-10-27 15:29:14

安世最大的工厂在中国,总部跟研发中心在荷兰,所以估计下一步是专利争夺!而这个我们绝不能手软,荷兰敢不认账,我们就该考虑废掉荷兰所有的专利。 安世这盘棋下得挺有意思,把最大的生产基地扎在中国东莞,10万平米的厂区里4000名员工撑着全球60%-70%的封测出货量,2024年147亿营收里近半来自中国市场。 可总部和研发中心仍钉在荷兰奈梅亨,表面看是延续欧洲半导体的技术体面,实际早成了空心化的架子——原NXP时代的核心研发团队早随产能转移到中国,如今荷兰总部只剩200多名行政人员,想靠双倍薪资挖中国技术骨干,最后只撬走9个办事员,核心团队压根不为所动。 这种“生产在中国、招牌在荷兰”的布局,从专利角度看就是颗定时炸弹,安世全球1.4万项专利里,中国团队贡献了45%的新申请量,2024年新增专利110项,是荷兰团队的5倍,光车规级器件专利占比就达62%。 更关键的是技术话语权的倾斜,国内团队在SiC封装、GaN可靠性设计等应用领域握着320项发明专利,而荷兰团队剩下的210项基础工艺专利,受设备进口限制根本转化不了产能,这就像荷兰捧着本旧菜谱,实际掌勺的中国厨师早研发出了新菜式,真要争专利归属,荷兰手里的筹码实在有限。 但专利争夺的风险确实藏在细节里,安世前端晶圆生产还留在德国、英国,荷兰总部虽无实质研发却握着专利注册权,这种“制造端在中国、权利端在欧洲”的结构,很容易被拿来做文章。 参考南京中院去年处理的江波龙案,单块存储芯片就牵扯171起专利纠纷,可见半导体领域的知识产权博弈有多细碎,更别说荷兰有ASML这种光刻机巨头打底,难免想在安世专利上找补存在感,毕竟真要撕破脸,拿专利卡脖子是他们最顺手的招。 不过中国早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了,最高法给华为发的首例禁诉令还热乎着,面对康文森公司18倍于中国判决的费率要价,直接裁定“按日罚百万”,硬生生把国际专利博弈的主动权抢了回来。 安世中国现在6000人的研发团队里,三成以上是硕士,核心成员全来自中科院、清华这些顶尖机构,论技术沉淀早不是“部分研发人员”能概括的,再说鼎泰匠芯120亿建的12英寸晶圆厂已经量产,每月2万片产能足够接荷兰总部的“断供”底气,真闹到专利战,中国手里的牌可比荷兰硬多了。 至于“废掉荷兰所有专利”的说法,听着犀利实则有理可循,荷兰半导体产业早把中国当成命脉,ASML超三成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安世东莞工厂停摆一天,欧洲车厂就得断供,要是荷兰真敢在专利上耍无赖,且不说中国有足够专利数量反制,单是禁止荷兰专利在中国落地,就能让他们的技术变成废纸,毕竟专利这东西,离了应用市场就是张废纸,荷兰总不能指望靠专利证书当饭吃。 说到底,安世的专利争夺本质是产业主导权的较量,中国既扛着最大的生产担子,又贡献了最多的技术突破,没道理在专利上吃亏,荷兰要是拎不清,真把中国的客气当软弱,那也别怪我们掀桌子。 毕竟,对付不讲规矩的对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他们看得懂的规则反击,专利这东西,从来都是实力说了算,荷兰抱着旧专利本子当宝贝的样子,未免太不接地气了。

0 阅读:791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