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咖喱味炸了锅!本地人喝口奶被罚,老外手抓饭咋就不管? 深圳地铁3号线早高峰那叫一个挤,突然一股咖喱味直冲天灵盖,好几个人围坐角落用手抓饭,油手直接往衣服上抹,黏糊糊的扶手谁碰谁膈应。 最邪乎的是地铁巡查过去了,瞅了瞅居然摇摇头走了,这场景给旁边大哥气够呛,掏出手机咔咔就拍,心里话这规矩是给咱自己人定的? 有网友立马接话,前阵自己就因为喝口牛奶被警告登记,罚了五百块都算轻的,合着外国人就能特殊?这双标也太明显了。 最近深圳的印度面孔确实多了不少,华强北市场里一抓一把,南山科技园的程序员里也不少,说是来做买卖或者搞技术的,拢共得有十二万了。 有人吐槽晚上出门总能撞见扎堆聊天的,声音大得楼都颤,还有乱扔垃圾的,物业天天处理投诉,保洁阿姨扫都扫不过来。 咱先掰扯明白,深圳地铁禁食可不是口头规矩,《运营管理办法》写得明明白白,付费区和车厢里吃喝,除了婴儿都能罚五百。 之前有个吴女士更倒霉,小孩举着棉花糖上车,刹车时粘她一头发,家长还不当回事,这事儿跟地铁吃手抓饭本质上没区别。 地铁工作人员也有苦衷,说劝外籍乘客怕被说歧视文化,去年有印度乘客吃饭也只是口头说两句,没真罚款,这就难办了。 但规矩哪能看人脸下菜碟?上海之前有老外地铁吃喝,照样被勒令道歉,咱深圳的规矩凭啥打折扣?这根本不是文化问题,是底线问题。 再说饮食残渣真不是小事,掉轨道里招老鼠,咬断线路能出大事,之前就有过因为食物残渣引发的安全隐患,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解决这事儿不难,首先地铁巡查得硬气,不管啥国籍,违规了就按规定来,该提醒提醒,该罚款罚款,不能含糊。 然后车站得加双语提示,图文并茂写清禁食规定,避免有人拿“不懂规矩”当借口,毕竟规矩面前人人都得明明白白。 最后咱也得理性,不是针对某类人,是针对不文明行为,深圳是包容城市,但包容不代表纵容,守规矩才是真体面。 你在地铁遇见过类似不文明行为不?要是你在场,会咋处理这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