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经多次帮助中国,为什么他们不抱任何感激?”这是在美国《知乎》上美国网友提

义气先义 2025-10-27 23:01:43

“美国曾经多次帮助中国,为什么他们不抱任何感激?”这是在美国《知乎》上美国网友提出的问题。在美国人的眼中,他们历史上好像多次帮助过我们中国,但中国人却“毫不感激”!美国网友口中的“帮助”具体指的都是哪些事件呢?美国人眼中的“帮助”真的是帮助吗? 先说第一个,美国网友最爱提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事儿得追溯到1899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向英、法、德、日、俄等国发了个照会,主张在中国搞“平等贸易”,别让谁一家独大。背景是那时候列强正忙着在中国划势力范围,英国占了威海卫,德国拿了青岛,俄国控了旅顺,美国呢?啥也没捞着,但贸易额已经上亿刀子,怕被挤出去。结果呢?这政策确实暂时稳住了局面,没让中国直接被瓜分掉,美国人就觉得自己是救星。其实,门户开放本质上是美国维护自家商业利益的招儿,它逼中国开放所有口岸,统一关税,等于把中国海关主权拱手让出去了。 第二个,庚子赔款退还。1901年《辛丑条约》签了,中国得赔八国联军4.5亿两白银,美国分到3300万两。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说赔款“过多”,决定退还超额部分,大概1180万美元,从1924年起分批退还,主要砸到教育上。结果呢?建了清华学堂、燕京大学,还派留学生去美深造,第一批100人从1909年出发,到1940年累计上千人。这听起来像慈善?但别忘了,这钱本来就是八国联军打义和团、占北京时敲诈来的。美国退还时指定用在教育,不是工厂或军工,说白了是想通过学校渗透文化影响,培养一批亲美人才。 第三个,抗日战争里的援助,尤其是飞虎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美国起初玩绥靖,出口钢铁石油给日本,帮它壮大军工,直到1941年珍珠港才翻脸。飞虎队是陈纳德领头的志愿航空队,1941年7月从旧金山出发,100来号飞行员带P-40战机到昆明,12月首战就击落日机10多架,到1942年解散前,总共干掉近300架,损失自己78架机和21人命。还开了驼峰航线,C-47运输机翻喜马拉雅山,运了80万吨物资给中国军队。飞虎队是帮了忙没错,但规模有限,主要保滇缅公路,整体上美国优先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是配角。 第四个,1945年扔原子弹给日本。广岛长崎两颗,小男孩和胖子,炸死20多万人,日本天皇8月15日投降。中国战场上,日军残部缴械,战争结束了。美国网友说这间接帮中国少打几年仗。其实,原子弹主要是为美国自己省事儿。背景是日本拒签波茨坦宣言,美国计划登陆九州和本州,Operation Downfall预计美军死伤40-80万,日本5-10百万。曼哈顿计划造出核弹,目标选军工城市,心理冲击最大。苏联8月8日进军东北是最后一根稻草,但原子弹和中国的直接关联?几乎没有。 第五个,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0月25日,第26届大会2758号决议,76票赞成,赶走台湾地区代表,美国弃权。过程是尼克松政府转舵,从反共到联中抗苏。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谈妥美国不阻。冷战背景下,中苏分裂,美国需要中国拉苏联下水。资料显示,美国从1950年到1970年一直护着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位子,1971年才松口,为的是地缘战略,不是正义感。恢复席位是多边外交结果,美国作用关键,但动机是自家冷战棋局。 第六个,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2月尼克松到北京,上海公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国断台北邦交,废共同防御条约,但留了《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卖武器给台湾地区防务部门。建交三原则是中国提出的,美国同意搁置军售争议。背景还是抗苏,建交后中美蜜月,技术合作起步。但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美国口头认账,实际暧昧,至今军售不停。说帮助?这是互利交易,美国借机分化中苏,中国借机开门。 第七个,1978年后制造业转移。改革开放后,美国企业蜂拥而来,苹果、耐克啥的工厂从本土搬到深圳东莞,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刀飙到2000年的910亿。网友说这促中国经济腾飞,GDP从穷国变世界第二。其实,这是全球化红利,美国转移低端链条,压成本赚大钱。 第八个,2001年中国入世。日内瓦谈判10年,美国是关键推手,卡特到克林顿政府游说,换中国开放市场、降关税到15%。入世后,中国出口暴增,制造业更深嵌全球链。网友吹这是美国拉中国进规则。但WTO是多边,美国动机是扩大市场,卖农产品和技术,顺带监视中国国企。入世条款有知识产权壁垒,中国得改法,美国企业受益最大。贸易逆差拉大,美国后来加关税,暴露自私。 这些事儿串起来看,美国的“帮助”大多是冷战或经济算计产物。冷战前,门户开放和赔款退还是帝国主义余波;抗战时,援助夹杂绥靖;冷战中,联合国和建交是为抗苏;后冷战,转移和入世是为全球化分羹。

0 阅读:2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