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

云景史实记 2025-10-28 14:11:43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屿。 南海管控里的大型岛屿短板,往细了说就是 “先天不足 + 后天难补” 的双重困境。先看手头的家底,东沙岛 1.8 平方公里的面积确实不够看,别说当战略支点,就算改成社区,恐怕都得挤着建楼。 就拿最北边的东沙岛来说,1.8 平方公里的面积,说难听点还没村里的水库周边大。这岛平均海拔才 6 米,全是珊瑚碎屑堆起来的,别说建大型雷达站、深水港了,连条像样的长跑道都铺不开。 以前渔民在这儿歇脚,连个安稳的避风处都难找,更别提当什么战略支点了。有人说实在不行搞成社区,可这么点地方,房子都得挨挨挤挤盖,水电、医疗这些民生设施根本摆不开,常住都成问题。 再看西沙的永兴岛,这可是咱们经营最久、下功夫最多的岛了,算是南海诸岛里的 “老大哥”。可你知道吗,它原始面积才 2.1 平方公里,后来花大力气吹沙填海,把旁边的石岛都连了起来,才算扩到 3.8 平方公里。 就这规模,别说辐射整个南海了,连西沙群岛 5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都罩不全。而且西沙群岛总共 22 个岛加 7 个沙洲,陆地总面积才 10 平方公里,撒在茫茫大海里跟碎玉似的,根本聚不成合力。 岛上海拔最高的石岛才 13 米,其余大多就一两米高,遇到台风季,海浪能拍上岛,大型设施根本不敢建在低地。 更要命的是淡水资源,这可是海岛的生命线。南海这些天然岛礁,几乎都没有稳定的淡水储备,早 年驻守南沙的官兵,全靠补给船送水,台风一来补给断了,连饮用水都得按杯算着喝。 后来永暑岛吹填时意外发现地下淡水,能供 6 万人用,那纯属撞大运,全靠岛下特殊的透水层和隔水层,这种好运气可遇不可求。 大多数岛礁就算填出来,淡水还是得靠海水淡化,成本高还不稳定,这先天的短板卡得人难受。 再说这 “后天难补”,真是花了钱、费了力,可短板还是补不齐。这些年咱们搞吹沙填海,技术是够硬,天鲸号挖泥船能从几公里外抽沙造岛,可成本高得吓人。 永暑岛光造岛就花了 300 亿,才造出 2.8 平方公里的陆地,算下来每平方公里造价堪比一座小城市。 美济岛算填得大的,也才 5.66 平方公里,加上旁边的南小岛才刚过 6 平方公里,这已经是咱们南沙最大的人工岛了。 就算把南沙七座填海造的岛加起来,总面积也才 12 平方公里,还不到迪戈加西亚基地的三分之一。 而且填海不是想填多大就填多大,生态和国际舆论两道坎儿就绕不过去。南海的岛礁大多是珊瑚礁,填海会破坏珊瑚生态,渔业资源每年损失都得十几亿美元。 更气人的是,咱们稍微搞点建设,西方媒体就喊 “扩张”,可越南偷偷填柏礁,把不到 0.1 平方公里的礁盘扩到 1 平方公里,还疏浚航道停军舰,却没多少人吭声。 就说黄岩岛吧,礁盘周长 55 公里,潟湖 130 平方公里,条件多好,可咱们为了不授人以柄,只能搞生态保护区,不敢轻易填海,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条件没法用。 就算岛填出来了,后续的基础设施和常态化运营更难。迪戈加西亚基地有 3658 米的跑道,能停 100 多架飞机,还有 8 座大型油料库、2 座弹药库,航母核潜艇都能靠岸补给,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时,从这儿起飞的轰炸机说打就打。 再看咱们的永兴岛,跑道也就 3000 米出头,停机坪小得很,大型运输机起降都得小心翼翼。美济岛虽然建了深水港能停 055 大驱,但油料、弹药储备库都不大,没法像迪戈加西亚那样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 而国际上争海洋权益,不光看军事,更得看有没有常住居民和生产活动。永兴岛算有人气的,可也就几千人,医院学校规模都小得很。 南沙的人工岛更别说了,大多只有几百个工作人员,根本形成不了稳定的社区。可菲律宾在中业岛搞移民,建民房、球场、教堂,硬生生造出 “常住” 的假象,就是看准了咱们缺大岛没法搞大规模定居。 以前咱们的渔民在南沙捕鱼,得从海南开船上千公里,补给一次要半个月,而越南占了南威岛,从岛上飞飞机半小时就能到周边海域,咱们的船赶过去都晚了,这就是有岛没岛的差距。 这些年咱们确实下了血本,永兴岛建了医院学校,永暑岛有机场港口,美济岛成了救援中心,可跟真正的战略支点比还是差远了。 迪戈加西亚能驻泊航母战斗群,能部署 B-2 隐身轰炸机,能存放一个陆战旅的装备物资,6 天就能投送到印度洋任何地方。 咱们的人工岛呢,能保障日常巡逻和补给就不错了,真要应对大规模突发情况,还是得靠大陆支援,千里迢迢赶过去,时间和成本都耗不起。 这双重困境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也不是光靠钱和技术就能抹平的。但不管多难,这些岛礁都是咱们的家底,就算是小块的骨头,咱们也得啃下来守住,毕竟每一寸海、每一座岛,都不能丢。

0 阅读:55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