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连续四次反对中国提案! 《金融时报》10月23日报道称,印在世贸组织继续反对中国提出的投资便利化提案——《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简称IFDA)。 最近《金融时报》刚报道,10 月 23 号那阵儿,印度又在世贸组织里跳出来反对中国提的那个投资便利化协定,也就是 IFDA。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费解的 —— 本来是件能让全世界都占便宜的好事,结果被印度硬生生卡在门口,连着四次站出来说 “不”,弄得 120 多个国家都跟着着急。 先跟大伙儿说清楚,这 IFDA 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其实特简单,就是中国牵头,想在世贸组织里跟各国定个规矩,让跨国投资变得更透亮、更省事。你想啊,以前好多国家尤其是穷点儿的发展中国家,外资想进去投资建厂,光审批就得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章,等半年都不一定有结果,好多老板嫌麻烦就干脆不去了。 现在有了这协定,大家都按一个规矩来:该交什么材料、多久能批下来、遇到问题找谁解决,全写得明明白白。这样一来,外资愿意来了,发展中国家能建工厂、修公路,老百姓有班上;投资的企业也不用怕被随便刁难,风险低了,大家都能赚到钱,典型的互利共赢。 就这么个好事,已经有 127 个国家举双手赞成了,这里面不光有巴西、印尼这些发展中大国,连不少欧洲国家都觉得这协定能帮全球经济回血。 WTO 现任总干事伊维拉更是公开夸这事儿,说它是多边合作的好榜样。更实在的是,有机构算过,这协定要是能成,全球经济能多赚 2950 亿到 10410 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好些小国家好几年的 GDP 总和了,对现在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来说,简直是剂强心针。 可偏偏印度要做那个 “逆行者”。它给出的理由听着挺像回事儿,一会儿说这 IFDA 是 “非贸易问题”,不归 WTO 管;一会儿又抱怨 “推进太急”,得先解决粮食安全这些老问题才能谈这个。但这些话仔细一琢磨,全是站不住脚的借口。 先说说 “不归 WTO 管” 这说法。WTO 本来就是管全球买卖和合作的,投资和贸易根本就是绑在一起的亲兄弟。打个比方,中国企业去非洲建汽车厂,这是投资吧?建好之后汽车要卖到欧洲、美洲,这就是贸易了。 要是投资环节卡得死死的,汽车厂建不起来,贸易不也受影响了?WTO 早在 2017 年就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明确说了,投资便利化和贸易流动是直接挂钩的,全球八成的跨境投资都是为贸易产业链服务的。更别说 WTO 法律事务司 2024 年刚发的报告,白纸黑字写着 IFDA 完全符合 WTO “促进全球经济合作” 的核心宗旨,印度这会儿说 “不相关”,这不就是睁眼说瞎话嘛。 再看 “先解决粮食安全” 的借口,就更离谱了。粮食安全这事儿,WTO 里有专门的农业委员会常年盯着,补贴规则谈判也有单独的工作组在推进,跟 IFDA 压根儿不搭界。就像你要修公路,没必要非得等先解决了村里的灌溉问题再动工吧?两者各有各的流程,各有各的负责部门,根本不冲突。印度非要把它们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故意找茬,不想让协定顺利落地。 其实印度的真实心思,明眼人一看就透。最核心的原因,是它自己心里有鬼。2017 年洞朗事件之后,印度就悄悄给外资设了好多坎,尤其是对中国企业,不管是搞基建还是做科技,审批流程一下子长了好几倍,还动不动就拿 “国家安全” 当幌子,把项目卡下来,甚至直接关掉了中国 200 多款 App 在印度的运营。 要是 IFDA 生效了,这些不透明的操作就不行了 —— 协定要求各国不能随便设限,审批流程得公开,它再想随心所欲地给外资 “穿小鞋”,就违反规矩了。这心思说白了就是:“我自己的门想怎么关就怎么关,但你们不能建方便大家通行的路”,格局小得没法说。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双重标准,简直把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玩得明明白白。它自己去年刚宣布,国防领域的外国投资上限能放宽到 74%,电信领域更是能到 100%,天天吆喝着 “快来投我们的 5G 啊,快来建新能源电站啊”,生怕外资不去。结果转头就反对全球搞统一的投资便利规则,合着只许它抢外资,不许别人也用规矩吸引外资?这算盘打得,隔着印度洋都能听见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