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行动!92%选民反对强权,委内瑞拉街头这一幕让当局紧张 来源:星星知我心 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拿下92.35%的得票率,其实在10月22日投票日那天,现场已经不用猜结果了。投票站外人潮涌动,全委内瑞拉都知道她会赢,只剩下把票数算出来的手续。卡普里莱斯干脆在投票前半个月退选,这种主动认输的姿态,在委内瑞拉政治史上不多见。 可别忘了,这场初选的意义,不只是选出一个人。法学家赫苏斯·玛丽亚·卡萨尔主持的全国初选委员会公布了数字,总投票人数达到240万,并指出这已经是一次全国性动员的体现。 政治学家赫苏斯·卡斯特利亚诺斯·瓦斯奎斯甚至直说,这是反对派各派系在多年低潮后重新走上公开选举轨道的标志。这话不夸,反对派过去几年因为瓜伊多的临时政府失败士气崩盘,派系内斗不断,连自己的人都开始怀疑有没有能力对抗查韦斯主义。 打从两年前民主统一平台(PUD)决定用这套机制挑统一候选人开始,外界就不太看好。2012年总统选举的时候,查韦斯主义者还在场边盯着;这一次居然允许进程走到最后,引发的惊讶比马查多胜选本身还大。过程中,查韦斯主义阵营也不是没插手,比如试着用选举委员会推迟投票日期,从10月22拖到11月19,结果被PUD直接否掉。 投票前的气氛可不轻松。后勤上的难题,投票中心、物资、人手、安保,每一样都是全国动员的硬骨头。更麻烦的是,组织者和志愿者还被威胁过,很多人因此退出。这就是为什么签下《巴巴多斯协议》时,大家觉得至少保证了候选人遴选的机制不会被直接废掉。这份协议是米拉弗洛雷斯阵营和PUD在10月17日谈下来的,算是政治上的短暂缓冲。 马查多最大的武器是她激发出的参与热情,甚至让支持者觉得去投票本身就是对政府的一次和平抵抗。圣地亚哥说,他就是为了对马杜罗说“不”才去投票;卡门在查韦斯主义的大本营提前看到排队的长龙,心里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有人在现场看到食品配给计划的人员记录选民信息,但排队的人根本不在乎,只想完成投票。 这种场面背后,其实是一个更深的政治动作。托尼·弗兰吉·马瓦德说得直白,初选的意义在于把长期政治冷漠的人重新拉回政党网络,把公民动员起来。而这种动员,不是靠国家机器,而是在社会自主性的前提下进行,也就等于向试图垄断权力的体制发出了回应。 初选还产生了一个额外的结果,就是组建了一个有公信力的初选委员会。除了卡萨尔,还有米尔德雷德·卡梅罗、吉列尔莫·泰尔·阿韦莱多、科里娜·约里斯、伊斯梅尔·佩雷斯·维吉尔和罗伯托·阿卜杜勒等人。有人中途退出,以为投票组织会失败,但事实是,就算在拉维加这样的贫民区,还是有人把自家房子变成投票站,不怕查韦斯主义支持者的威胁。 恩里克兹这个科佩伊党人下了个关键结论:当时反对派处于分裂状态,PUD能顶着压力来一场初选,是一种勇敢的选择。他甚至直接说,这是重申反对派是国家多数派的机会,否则不可能有马查多今天的地位,更不可能走到2024年7月28日的大选。 当然,查韦斯主义者也没闲着。投票结束后,他们拒绝承认马查多的候选资格,后来在总统大选里同样不承认埃德蒙多·冈萨雷斯·乌鲁蒂亚的胜利。反对派说这是当局惯用的否认策略。圣地亚哥觉得,这场初选的领导力到今天还是有影响的,即便政府没变、外界批评不断。 马查多本人在纪念初选的一场线上会议里说,这场初选是对政权的一次精神性打击,让反对派进入了最终决战阶段。她的话,听起来是对那一天的自我定位,那是能载入史册的一幕。卡斯特利亚诺斯·瓦斯奎斯则提醒,初选的经验教训必须铭记,因为在国家机器全方位压制的情况下,民众对领导层的信任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旦建立,就能兑现成实实在在的动员力量。 马瓦德补充说得更透:初选证明委内瑞拉人没有屈服,而是在困境里坚持,随时准备为改变行动。恩里克兹虽然认为初选不是万能药,但他确实把它视为民主斗争的转折点。那些在总统大选后脱离PUD的派系,他毫不客气地批评,在国民议会只拿到四席,这就是代表性危机,不能说自己是反对派多数声。 政治的分歧还会继续,但普通选民的视角更单纯。对于圣地亚哥、卡门这些人来说,记忆里最清晰的,是在投票站外排队的队伍,还有投下的那一票。初选当天的空气里有股挑战味儿,这是当局千方百计破坏也没消掉的情绪。到底这些希望能不能冲破现实阻碍,要回到那些街头里一直坚持排队投票的人身上去找答案。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