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巴黎是穷游,盛夏背着60L登山包,匆匆逛了游客区,对巴黎的初印象是一个被过度宣传的空壳。
第二次是来给大小姐拎包。
第三次是Solo trip,终于感受到巴黎的魅力,一呼一吸都是电影般的美好。
Day 1|卢浮宫,与建筑艺术
我住在Nation(地铁口附近),年轻人很多,充满活力的街区。
步行去卢浮宫、协和广场、奥赛博物馆、杜乐丽花园…光看外面建筑的细节、窗框、雕塑就可以看很久,我没有选择进入。卢浮宫外面的玻璃金字塔比印象中更有张力,配上后面的宫殿,在阳光下金属与石头的冷暖对比,美得非常克制。
Day 2|巴黎圣母院、咖啡与塞纳河
不论你住哪,只要在巴黎市区内,都可以在早上沿着塞纳河,慢慢走去巴黎圣母院。石板路、老建筑、教堂的钟声,全都像老电影。午后在河边书摊淘书,走几步又能到蓬皮杜艺术中心,再去玛黑区的Café找一个角落发呆,看人来人往。
比起La Marais, 我更喜欢去Roquette的咖啡厅,少些国际气息。
更法式,更生活。
晚上我坐地铁去吃了花溪牛肉粉,算是我家乡菜的替代,味道与国内一模一样,甚至更干净讲究。巴黎,花溪牛肉粉,感觉很奇妙。
Day 3|埃菲尔铁塔、荣军院、凯旋门
搬到了9区的一个酒店,很方便。
上午去埃菲尔铁塔,和荣军院,金顶在阳光下特别庄严,但院内却意外安静,像一处能偷懒的圣地。
下午穿过香榭丽舍大街,只为看一眼。
接着去凯旋门,那些辐射状的街道让人有种站在世界中心的错觉。铁塔就不用说了,人还是很多。
傍晚可以从亚历山大三世桥走到铁塔看灯光秀,不听音乐不聊天,就站在风里看它一闪一闪。
Day 4|Citywalk告别巴黎
从酒店步行到La Marais 和Roquette的这一段段路,钻进一条条没有游客的街,看到跑步的人、窗台上的猫、正在给自行车打气的时髦老人,一切都是不经意的浪漫生活。
喝完咖啡后在Saint-Paul附近买了几张手绘明信片,坐在咖啡馆写给自己:
“纽约见。”
午后,前往火车站。
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欢迎每一个流浪的人入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