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危险,欧洲很可能要腾出手来和老美一起制衡中国了。 这事得从俄乌冲突说起。西方一下子冻结了俄罗斯近 3000 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 90% 都攥在欧洲手里,光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就托管着大半。 这哪是联合声明,分明是西方霸权主义的“抱团示威”!17方凑在一起喊口号,看似声势浩大,实则藏着一个危险的心思——他们从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操作里,尝到了“单边制裁”的“甜头”,现在想把这套强盗逻辑复制到中国身上,以为靠着人多势众,就能像拿捏俄罗斯那样制衡中国。 可他们忘了,中国不是俄罗斯,欧盟更不是当年那个能呼风唤雨的“世界一极”!冻结俄罗斯资产时,欧洲还能靠着美国的庇护,勉强承受能源断供的阵痛,可要是敢对中国动歪心思,最先扛不住的绝对是欧洲自己。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500亿美元,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家具,多少欧洲企业的饭碗都端在中国市场手里?就拿德国大众来说,在华年销量占比超过40%,要是真搞制衡、断了合作,大众的工厂就得停工,数万工人就得失业,德国的工业支柱都得晃三晃。 更可笑的是,欧洲攥着的俄罗斯3000亿冻结资产,看似是“筹码”,实则是绑在自己脚上的“锁链”。国际金融的根基是“信任”,欧洲随意冻结他国资产,已经让全球各国都捏了把汗——今天能冻俄罗斯的,明天就能冻其他国家的,谁还敢把资产放在欧洲?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悄悄转移海外储备,远离欧洲清算银行,连印度、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都在推进本币结算,欧洲的金融中心地位正在被自己的短视行为一点点侵蚀。他们还想靠着这套“威慑”中国,简直是本末倒置。 17方的联合声明,看着团结,实则各怀鬼胎。英国跟着美国喊得最凶,是想靠反华换取美国的特殊关照,弥补脱欧后的经济损失;德国、法国嘴上应和,心里却打着小算盘——既不想得罪美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声明里全是模糊其辞的“原则性表述”,根本不敢提具体制裁措施;意大利更有意思,之前刚退出“一带一路”,现在又想偷偷恢复合作,这次跟着签字,不过是怕被欧盟孤立。这种心不齐的“联合”,说白了就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他们以为冻结资产是“无本买卖”,却没考虑过中国的反制能力。中国手里的牌可比俄罗斯硬多了:欧洲急需的稀土、锂矿等关键矿产,中国是最大供应国;欧洲的航空、汽车产业链,离不开中国的零部件配套;就连欧洲的农产品、奢侈品,中国市场都是重要的增长引擎。要是欧洲真敢动手,中国只需稍微收紧供应链、调整贸易政策,欧洲的通胀就得再上一个台阶,工业企业就得纷纷外迁,之前为了摆脱能源依赖付出的努力,全得打水漂。 俄乌冲突的教训还没过去多久,欧洲因为制裁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暴涨、工业成本飙升,多少中小企业倒闭关门,民众冬天冻得瑟瑟发抖。现在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想跟着美国制衡中国,简直是在往火坑里跳。要知道,制衡中国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输游戏”——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应对任何制裁,而欧洲呢?内部矛盾重重、经济增长乏力、能源安全还没彻底解决,真要是和中国撕破脸,只会让自己的处境雪上加霜。 这个联合声明的危险之处,不在于它能造成多大实际伤害,而在于它暴露了西方想靠“霸权规则”遏制中国发展的焦虑。他们见不得中国崛起,见不得国际秩序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只能靠抱团施压、单边制裁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可时代早就变了,靠强盗逻辑赢不了长远,靠抱团制衡挡不住历史潮流。 欧洲要是真的聪明,就该认清现实:和中国合作才能互利共赢,跟着美国搞对抗只会自食恶果。要是执迷不悟,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只会把自己从全球发展的快车道上拉下来,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