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

茂盛楼兰 2025-10-29 10:39:35

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来,而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 安世半导体本来是荷兰的企业,后来被中国公司合法收购了,结果欧盟打着“安全”的幌子,先是英国逼着出售工厂,荷兰又出面接管了管理权,德国经济部长还公开说这事儿“非常明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就是见不得中国掌握关键产业,借着安全的名义抢利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欧盟他们又盯上了——绿色产业,欧盟主席嘴里喊着“重大商业机遇”,话锋一转就把中国当成“首要竞争对手”,这套路跟抢安世半导体的时候简直如出一辙。 要说中国绿色产业的分量,数据可是藏不住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的企业里中国占了六席,宁德时代常年稳坐第一;光伏组件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5%,全球市场份额更是遥遥领先。 欧盟眼馋这块肥肉不奇怪,但他们的吃相实在难看,嘴上说着“公平竞争”,背地里却把补贴撒得比雨点还密集,光2022年给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补贴就高达250亿欧元,复苏和韧性基金更是砸了879亿欧元在可持续交通项目上,十一项基金围着“新三样”产业轮番输血,连电池研发、回收的项目都能拿到全额资助,这种既要又要的操作,跟抢安世时喊的“安全”口号一样虚伪。 光给钱还不够,欧盟还忙着搭起法律篱笆,去年接连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净零工业法案》,表面说要战略自主,实则处处针对中国,前者规定战略性原材料单一来源国占比不能超65%,可欧盟自己98%的稀土、97%的镁都来自中国,这就好比自己饭碗端着别人的粮,还想把对方的粮田圈起来;后者要求2030年净零技术本土产能占40%,可除了风电等少数领域,其他大多不达标。 说白了,就是想靠规则把中国产品挤出去,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限制成员国补贴,一边又设了一堆豁免条款,自己把双重标准玩得炉火纯青。 还有贸易打压更是明显,2024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反补贴税,转头又靠《新电池法》设下碳壁垒,2027年起没“电池护照”的产品别想进门,2028年超碳阈值直接禁入,更鸡贼的是电力碳足迹计算规则,故意排除企业认可的绿电证书模式,只认中国煤电占比高的国家平均数据,摆明了不想让中国企业达标。 要知道,德国、荷兰这些欧盟国家可是占了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近三成,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砸锅的操作,实在算不得高明。 其实现在欧盟内部已经闹得鸡飞狗跳了,德国、波兰因为煤电占比高,跟靠核电的法国在碳足迹规则上吵得不可开交;右翼政党崛起后,连冯德莱恩的绿色新政都要打折扣,所谓的“产业协同”全是表面功夫,而且欧盟多数净零产业本土产能并不达标,瑞典地质调查局更坦言欧洲消耗全球1/4关键原材料,自己只产3%,没有中国的产业链支撑,他们的“绿色转型”恐怕只能停在纸面上了。 说到底,欧盟主席口中的“商业机遇”,不过是把中国优势产业挤走后的空位,从安世半导体到绿色“新三样”,他们始终没明白,产业竞争靠的是技术创新而非强权掠夺。 中国企业早就开始应对,宁德时代在水电基地试搞绿电直供,数十家锂电企业赴欧建厂,用实力打破壁垒,欧盟要是总抱着“抢”和“堵”的老思路,到头来可能既丢了市场,又拖慢了全球绿色转型的脚步,这机遇最后怕是要变成笑话。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