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将就任,国民党11月1日举行党主席交接仪式,韩国瑜做报告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前民代郑丽文日前当选新任国民党主席,预计于11月1日举行的国民党“全代会”正式交接。郑丽文团队的接交小组预计27日由候任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率队,到国民党中央党部与现任秘书长黄健庭等人进行交接作业。 国民党日前进行党主席改选,由郑丽文当选新任党主席,她的党务团队近日成形,包括任命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担任副主席,李乾龙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及民代吴宗宪接任文传会主委,前组发会主委李哲华也将回锅再次接掌组发会。 说起来,郑丽文能坐上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国民党近年最特别的一件事。她是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主席,更是第一个“由绿转蓝”的党魁,这种跨党派背景在百年党史里从未有过。1969年出生在云林眷村的她,父亲是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陆军政战少校,这种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对“家国”二字有深刻认知,后来台大法律系毕业,又赴美读法学硕士、赴剑桥研究两岸地缘政治,学术背景让她比很多政客更懂两岸关系的本质 。 她的政治路走得很曲折。1991年刚毕业就加入民进党,还当选过“国大代表”,可看着陈水扁当局的贪腐乱象,尤其是2002年因批评“舔耳案”被民进党停权后,她彻底看清了这个党的本质,干脆主动退党。2005年连战亲自牵线让她加入国民党,从此成了蓝营的“女战神”,辩才出众的她在政论节目里把绿营批得哑口无言,后来还当上了行政机构发言人、文传会主委。连她自己都笑称,2011年和曾担任民进党台北市党部执行长的丈夫骆武昌结婚,登记那天算是她的“武昌起义”,这场跨越党派的婚姻,也让她更懂不同政治立场背后的民生诉求 。 这次组建团队,郑丽文的心思藏得很深。四位副主席清一色“深蓝”背景,看似保守,实则每一步都踩在国民党的痛点上。季麟连是前黄复兴党部主委,能稳稳抓住占党员近半数的军系选票,他甚至直接称郑丽文是“黄复兴女儿”,这步棋直接巩固了最核心的基本盘。张荣恭是连战人马,萧旭岑是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两人都深耕两岸事务多年,当年马英九执政时的两岸交流很多都是他们操盘,这明显是要重新擦亮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招牌 。李乾龙是党务老臣,回锅当秘书长能让党机器快速运转,毕竟郑丽文自己没有深厚的党务资历,需要这样的人兜底。 更关键的是她的两岸主张,这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她天天喊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面对绿营“抹红”直接回怼“怕就不要出来混”,这话听得蓝营支持者很振奋。可她转头又说目标是“不统不独”,要先维持现状再“水到渠成”,这就让人看出了矛盾——国民党一直以“两岸和平推手”自居,可回避统一的“维持现状”,本质上和民进党模糊立场的� �法有何区别?毕竟台湾农渔产品滞销时,还是靠认同“九二共识”的沟通渠道才解决问题,只谈交流不谈统一,根本无法从根源上稳定两岸关系 。 11月1日的交接仪式上,韩国瑜的报告大概率会聚焦2024年“朝小野大”后的立法机构运作,毕竟他作为“立法院长”,最清楚蓝营如何联合民众党制衡民进党。但所有人的目光,还是会落在郑丽文身上。她要面对的不只是党务交接,还有党内的财务困境——民进党冻结党产后,国民党可用资产只剩5.6亿新台币,根本不够支撑接下来的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更要解决“蓝白合”的老问题,2024年就是因为合作失败才丢了“执政”机会,明年地方选举就是试金石 。 郑丽文的当选,是国民党想靠“改革路线”突围的尝试,她的跨党派背景和网络声量,确实能吸引年轻选民。可政治终究要看实际行动,人事布局再精妙,若不能在两岸政策上拿出更明确的立场,不能解决党内派系和财务难题,这届党主席恐怕还是难改国民党的颓势。毕竟选民选的是能办实事的领导者,不是只会喊口号的“战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