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美军回归蒸汽弹射,却发现美国工厂已破产,全球仅存生产线在中国 甲板上喷

乐观戴恩 2025-10-29 17:19:23

特朗普要美军回归蒸汽弹射,却发现美国工厂已破产,全球仅存生产线在中国 甲板上喷涌的白色蒸汽,曾是美军霸权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昨日幻影。 “我要签署行政命令,叫停所有电磁弹射项目,美国航母全部改回蒸汽弹射!”特朗普在日本横须贺港的“华盛顿号”航母上,对着几千名水兵高声宣布,眼神里闪烁着对甲板上喷涌蒸汽壮观景象的迷恋。 他调侃电磁弹射是“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的愚蠢电力系统”,并大赞蒸汽弹射“用锤子和喷灯就能修好”。 台下记者面面相觑,美国军评圈一片哗然——这不是演习,这是一场脱离现实的怀旧秀。曾经全球主要的蒸汽弹射器供应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旗下军工业务已宣告破产,美国失去了蒸汽弹射器的自主生产能力。 --- 01 美国军工体系的尴尬现实 特朗普激情洋溢地呼吁回归蒸汽弹射,却不知现实早已断了这条退路。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作为曾经垄断美国航母蒸汽弹射器制造的企业,其军工部门已在2020年关闭。 长达二十年没有新订单,成为压垮这家曾经巨头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订单,企业就无法维持生产线,技术传承和供应链随之萎缩瓦解。 如今在西方国家中,没有公司能立刻接手量产这类复杂的蒸汽系统。五角大楼面临的尴尬局面是:蒸汽弹射器造不了,电磁弹射器又不可靠。 美国海军在过去二十年里把发展重心完全转向了电磁弹射技术。这个孤注一掷的战略决策,如今让美国航母发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02 电磁弹射的坎坷之路 被特朗普称为“愚蠢电力系统”的电磁弹射,确实让美国海军头疼不已。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特号”自2017年服役以来,故障频发,被誉为“史上最贵浮动驳船”。 电磁弹射系统故障率惊人——早期平均每455次弹射就发生一次严重故障,远超海军要求的4000次无故障标准,相差近十倍。 先进的拦阻装置情况更糟,每拦阻20架飞机就出问题,而设计目标是连续16500架次无故障,差了8000倍。 2022年6月,“福特号”在与“杜鲁门号”双航母联合演练时,电子功率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其整整5天无法弹射任何飞机。堂堂130亿美元的超级航母,沦为“核动力观光船”。 03 制造业空心化的残酷写照 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的破产,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一个缩影。曾经强大的美国制造业,如今在关键国防领域频频出现断点。 美国航母建造能力正在急剧退化。“福特号”从2013年下水到2025年形成基本作战能力,耗时整整12年。 二号舰“肯尼迪号”2019年下水,至今仍在码头舾装调试,预计2030年才能服役;三号舰“企业号”开工8年,舰体进度仅40%,照此速度,2037年才能下水。 能够建造航母的造船厂也已经所剩无几,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还能承接航母建造任务。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已持续数十年,现在不得不让人质疑的是,再过几十年,美国还能不能造航母了? 04 地球另一端的对比 就在特朗普大声疾呼回归蒸汽弹射的同时,地球另一端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今世界唯一具备完整蒸汽弹射器研制与生产能力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的试验场,拥有全球最年轻的蒸汽弹射轨道——这不是落后,而是为电磁弹射做技术备份的战略冗余。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在2018年3月完成股权回购,转为国有企业,并于2020年将生产基地从北京石景山迁至曹妃甸。 福建舰采用常规动力却成功集成电磁弹射,全球首创,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海试。2025年3月已实现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全状态电磁弹射起降。 05 技术路线的鲜明对比 在弹射器技术路线上,中美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中国一步到位,跳过美国走过的弯路,掌握最先进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同时又保留蒸汽弹射这一“兜底方案”。 这种体系化、前瞻性的军工思维,使中国在航母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蒸汽弹射与电磁弹射的性能差距明显。蒸汽弹射能量利用率极低,不到10%,而电磁弹射能到60%。 蒸汽弹射从冷启动到完成预热需要45到90分钟,电磁弹射只要十几分钟。在弹射频率上,电磁弹射都弹了一个编队上去出动了,蒸汽弹射才弹两三架。 当特朗普沉醉于蒸汽喷涌的“壮观景象”时,中国福建舰的电磁轨道上,歼-35正以无声之力弹射升空——没有白烟,没有轰鸣,只有未来。蒸汽时代回不去了,帝国夕阳的余晖中,锤子和喷灯修不好的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乐观戴恩

乐观戴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