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孙立人次子孙天平申请将父亲遗骨从台湾迁回安徽庐江故里,看似是一桩家事,实则是两岸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一次重要回响。 这位在淞沪会战中率税警总团浴血奋战、身负重伤仍坚守阵地的抗日名将,晚年始终心系故土,常对着家乡照片喃喃自语:一定要把我送回去。 这份跨越海峡的乡愁,如今由其子接力践行,不仅是对先辈遗愿的尊重,更是对那段山河破碎却脊梁挺直的抗战史的深情回望。 迁葬,从来不止于“挪骨”,而是“归魂”——让英雄魂归故里,让民族记忆扎根乡土。试想,若庐江能立起一座孙立人墓园,孩子们在松柏间听父辈讲述“子弹打光就拼刺刀”的故事,那份血性与忠诚便不再只是史书上的铅字,而成为可触可感的精神坐标。 两岸之间,或许政见有别,但对英雄的敬意、对家国的认同,本就该是共通的底色。孙天平的坚持,值得我们所有人支持——因为每一位为国拼过命的人,都不该被遗忘在异乡的角落。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孙立人遗骸 孙立人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