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年,戚继光在外偷偷纳了小妾,并生了5个儿子,妻子王氏得知后,抄起一把长刀

牧童的娱论 2025-10-30 09:10:00

1561年,戚继光在外偷偷纳了小妾,并生了5个儿子,妻子王氏得知后,抄起一把长刀就向外冲去,跑到威继光门前,一脚踹开房门,大声说道:“今天我非杀了你不可!” 1561年的夏天,宁波府的风吹得烈,连海面都起了白沫。威海卫总兵戚继光,身披银甲,巡视营地时神情严肃,然而在这威风凛凛的外表下,却藏着一个男人无法启齿的焦虑——他已年过三十,却膝下无子。 那年,朝廷催他回京述职,朝中文武都夸他战功赫赫,却也有人暗讽:“堂堂大将,竟无后嗣,岂非天意?”这话像针一样刺在戚继光心头。 他知道,家中正妻王氏性情刚烈,识大体、持家有方,但这件事若再拖下去,戚家香火或许要断在他这一代。 于是,在一次出征归来后,他悄悄在外纳了三名小妾。那三人一个出自医户人家,一个是随军孤女,还有一个是地方官的侄女。 她们温顺懂事,戚继光也并非贪恋女色,只求传宗接代。短短几年间,小妾相继为他诞下五个儿子。 起初,他以为这事永远瞒得住。可纸终究包不住火。那一年冬天,王氏从府中的老仆口中得知真相,一连几夜未合眼。 她坐在烛光下,看着墙上丈夫的影子画像,泪流不止。那画像上,是她年轻时亲手为夫君画的戎装模样,眉目英挺,意气风发。 她喃喃自语:“你当年发誓一生只娶我一人,如今却背信弃义。” 第二日清晨,宁波城还未全亮,王氏披上大红外袍,手中握着一把长刀,眼神冰冷。家中丫鬟见了,惊慌拦阻:“夫人,您这是要干什么?” 王氏冷冷道:“干什么?去问问那个忘了本的男人!” 一路上,风卷着砂石,刮得她眼睛生疼。她径直闯到戚继光府邸门前,守门兵还未来得及通报,只见她猛地一脚踹开门板,怒声大喝:“戚继光,你给我出来!” 屋内,戚继光正与幕僚议事,闻声变色,忙起身相迎。王氏进门时,眼神如刀。她指着屋中一名抱婴的妾室,声音发颤:“这,就是你口中的‘家国天下’?” 戚继光沉默片刻,低声道:“夫人,此事我有愧于你,但我戚家不能无后——” “住口!”王氏怒喝,双目含泪,“当年你在我父母面前发誓,说此生唯我一人。 你打倭寇,我守家业,你立功名,我盼团圆。如今功成名就,却拿我多年苦守换来羞辱!你不配提‘家’这个字!” 屋外的风呼啸着卷入堂内,烛火乱跳。戚继光上前一步,欲劝,却被王氏手中的刀逼退。她泪如雨下,颤声道:“若非念你还有天下之任,我今日必让你血偿!” 说罢,她狠狠掷下刀,转身离去。那一刀并未伤人,却像劈断了二人之间最后的情义。 此后,王氏搬回娘家,再未踏入戚府一步。 岁月流转,到了1583年,戚继光已不复当年的威名。朝廷党争激烈,他被排挤罢官,贬至广东。昔日的总兵,如今孤身一人,被派往荒僻之地镇守空城。 那年秋天,雨下得连月不止,他在破败的官舍里,望着潮湿的墙壁,提笔写信——“王氏贤妻,别来多年,吾今凄冷岭南,常梦汝笑颜。若可相见,愿一洗前恨。” 信寄出后,他日日守在驿站门前,盼着一封回信。可等来的,却是她的绝笔: “戚郎,往日已矣。你曾是我仰慕的英雄,而今你已不是我当年嫁的那人。你有你的家国,我有我的尊严。此生不复相见。” 读罢,戚继光呆坐良久。那一夜,他对着孤灯,一壶浊酒下肚,泪水混着酒液流入胡须。他抬头望着窗外雨幕,喃喃道:“王氏,我负你了……” 自那以后,他的信再无回音。王氏终生未改嫁,独居于宁波。 戚继光在广东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屋外是潮湿的海风,屋内是破旧的床榻。身边无子侍奉,无友相伴。他的几个儿子虽在,但皆由小妾所出,对他敬畏多于亲情。 晚年病重之时,他常拄杖倚门,望着远方的北方天空,喃喃低语:“若有来生,愿做一介布衣,只求她能再笑一次。” 1588年,戚继光病逝于广东任上,身无余财,棺椁简陋。当地百姓自发送葬,哭声震动岭南。 人们记住了他是守海卫国的英雄,却鲜有人知,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功名的起落,而是那一别两宽、再无交集的妻子王氏。

0 阅读:2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