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傻眼了 如果说日本首相和特朗普手拉手还可以理解,那么特朗普搂住她是什么意思? 当地时间10月28日,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停靠的一艘航母上,人群聚集,媒体的闪光灯不停闪烁,海风吹得旗帜猎猎作响。 特朗普穿着深色西装,走上临时搭建的演讲台时,伸手搂住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肩膀,动作亲近而直接。 两人并肩站在台上,特朗普开口谈起美日同盟,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我们的友谊,是从二战废墟里一步步走出来的,真正是不打不相识。” 高市早苗身着剪裁得体的深色套装,头发梳得整齐,但她的神态却与竞选时的气势大不相同。 特朗普拉着她往演讲台走时,她微微前倾着身体,肩膀略紧,眼神不时瞟向对方,像是在观察对方的举动,而不是主导全场。 身边的记者捕捉到她双手交叠在前,指尖轻轻摩挲,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但几乎没有主动开口发言。 当特朗普用夸张的手势讲述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时,高市早苗静静站在旁边,微微点头,偶尔调整一下脚步,保持端正姿势。 台下的记者注意到,她的表情中既有官方礼节的严肃,也带着一丝局促——完全看不出竞选期间那个高喊“让日本重回巅峰”、拍胸脯保证“要维护日本利益”的自信保守派政客的气势。 整个会场里,特朗普的声音高亢,手势夸张,似乎全场的焦点都在他身上,而高市早苗则像是紧随其后的影子。 周围的随行官员和媒体工作人员都在窃窃私语,低声点评两人的互动:这与竞选时那个锋芒毕露、立场坚定的女首相判若两人。 特朗普此行显然有着明确的目的:希望日本在防务上更多承担责任,增加军费支出,同时扩大对美国商品的采购。 可高市早苗的表现,却像是把这种依赖和顺从当作“同盟关系应有的姿态”,全程迎合,缺少实质性回应。部分政治评论员直接指出,高市试图通过讨好来换取所谓“自主权”,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会晤的细节也很明显地印证了这一点。特朗普说话的语气带着理所当然,动作夸张而自信,几乎把场面掌控在手里。 整个会场里,他的意图显而易见:日本越是表现顺从,美国就越会提出更多要求。 事实也确实如此。会晤刚一结束,美国方面就通过媒体和外交渠道表态,希望日本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甚至暗示可以参考北约成员国的5%标准。 这番表态无疑是在向日本施压,推动其进一步加大军备投入,把日本拉向更深的军备竞争漩涡。 整个局面呈现出一种微妙而紧张的力量关系——日本表面上的配合掩盖不了背后的压力与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