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豆农敦促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选择伙伴关系,而非施压,”10月28日,香港

墨韵兰亭 2025-10-30 19:59:12

“美国豆农敦促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选择伙伴关系,而非施压,”10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大豆种植者已损失惨重,希望政府尽快采取行动。他们纷纷表示,特朗普政府必须减少谩骂和激进策略,才能与中国达成持久的大豆协议。   美国豆农今年可算真切尝到啥叫“丰收了反而愁”。地里的大豆棵棵都被压得直不起腰,饱满的豆荚一串一串垂到地上,2025年的收成是近几十年里最好的,本来该高兴得合不拢嘴,可全美国的农场仓库早就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艾奥瓦州的仓储公司急得没办法,只能在空地上搭塑料棚存豆子,可新收的豆子还一个劲往车上装,刚搭好的棚子才三天就满了,要是下雨淋了,农户更愁,这哪叫丰收啊,简直是“看着好却闹心的麻烦”。   愁得头发都白了的不只是仓储公司的老板,还有守着田地种豆子的农户。伊利诺伊州的豆农斯科特·加夫纳蹲在田埂上扒拉着豆荚,语气满是无奈:“往年这时候,中国的订单早就排到明年了,今年一船豆子都没发出去过。”   他这话说出了全美国的实情,9月份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那个月中国没从美国买过一粒大豆,这还是2018年11月以来头一次出现这种零进口的情况。更让人难受的是,2025年1到8月,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才580万吨,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快80%,可去年这时候,中国早就订了1300万吨新收的豆子了。   谁都知道中国市场有多重要,全世界60%的大豆进口都来自中国,以前美国出口的大豆,有一半都靠中国市场撑着,2016年那时候,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能到40%。可这几年情况一下子就变糟了,到2024年,美国大豆在中国的份额只剩20%左右,眼睁睁看着巴西把份额抢到70%以上。今年1到8月,中国从巴西买了5000多万吨大豆,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中国才两天就订了20船大豆,根本没给美国留机会。   更让豆农扛不住的是成本涨得太疯了。化肥、农机的关税一个劲往上涨,拖拉机的税率涨到了15%,杀虫剂更是高达25%,2025年美国农业生产的总成本飙到了4674亿美元,比去年多花了120亿。艾奥瓦州的金德里德带着豆子跑遍了东南亚,柬埔寨、越南的养殖场都跑遍了,可人家一开口就摇头:“中国的大豆又好又稳定,我们不换。”他算过账,就算能谈成点小订单,运费都比赚的利润还高,纯属白忙活一场。   破产的阴影已经压到头顶了。今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的数量创下了四年里的最高纪录,北达科他州立大学预测,大豆种植户总共要损失450亿美元。白宫倒是放出话来,说要给150亿的补贴,可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见着。   就算真的发下来了也没用,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格劳伯把实情说透了:“从2018年到现在,已经补了200多亿了,可还是拦不住中国找新的供应商,这钱就是个安慰剂,不顶用。”   这话正好戳中了豆农的痛处。伊利诺伊大豆协会的梅恩干脆把话说明白:“我们要的是市场,不是救济粮!”堪萨斯州的希尼曼说得更实在:“农民靠种地吃饭,谁愿意伸手要补贴啊?”他们心里最清楚,中国找更多供应商这事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从2011年到2024年,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的占比从60%跌到了47%,再这么折腾下去,剩下的份额也要被别人抢光了。   更要命的是,丢了中国市场后,其他地方的需求根本补不上来。美国有309类商品,对中国的出口和对全球的出口都在往下滑,大豆更是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买家。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算过一笔账,要是到11月中旬之前中国还不下订单,美国今年对中国出口大豆的损失就要到1400万到1600万吨,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啊。   眼看着家里的老本都要赔光了,豆农们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10月28日《南华早报》的报道里,全美国的豆农几乎异口同声:“别再对中国施压了!”他们太清楚了,中国不只是个买家,还是能决定市场走向的“大客户”,去年中国买美国大豆花了126亿美元,比欧盟和墨西哥加起来的还多两倍。   现在豆农们就盼着政府能换个想法。毕竟大豆不会等着政策出来,塑料棚里的豆子再捂着就要发霉了,地里明年种的种子还没着落呢。就像爱荷华州的农户罗布·埃沃尔德说的:“与其互相骂来骂去,不如坐下来当伙伴,能做成生意才是正经事。”这话里的着急劲儿,华盛顿的政客们真该好好听听。

0 阅读:0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