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谈:控制类投资的主要优势
如果我们控制了一家公司,我们就能支配该公司的资产配置;而当我们仅仅是投资了一些可流通股票,我们对于公司资产的配置则毫无话语权。这一点可能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公司的领导人并不擅长资产配置。大多数老板获得今天的领导地位,往往由于他们在某一领域的优秀,或是市场,或是生产,或是工厂,或是行政,甚至机构政治。
一旦他们成为CEO,他们将面临新的责任。他们必须做出资产配置的决策,这是一项他们从来没有做过、非常重要、但并不容易掌握的工作。推而言之,就像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正准备在卡内基音乐厅完美呈现音乐生涯的最后一步,却忽然被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这个跨度有点儿大。
很多CEO缺乏资产配置的能力,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一家公司每年留存的利润相当于净资产的10%,那么十年之后,该公司CEO的责任是运用公司60%以上的资本,令其充分发挥作用。
那些意识到自己缺乏资产配置能力的CEO们(并非所有CEO都能意识到),经常会向他们的工作人员、管理顾问或投资银行寻求帮助,以弥补这个短板。芒格和我经常看到这种“帮助”的后果。整体而言,我们感觉更应该说他们是重视资产配置问题,而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美国企业界发生了很多不明智的资产配置案例。(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听到“公司重组”消息的原因。)但是,伯克希尔在这方面非常幸运,在那些我们投资的主要非控股公司中,资本常常会被明智地运用,在一个例子中,应该说是被出色地运用。
通过投资可流通证券进而控股公司的第二个优势是税务方面。作为一个公司的持有者,伯克希尔通过持有部分股票的形式,吸收了相当分量的税务成本,而这点在持有超过80%股份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税务的不利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是在1986年,新税务法规的变动,令这种影响大大增加。新税法导致的结果是,那些持股超过80%的子公司相对于那些持股比例更少的公司,可以输送给伯克希尔的利润可以多达50%或更多。
持有可流通证券的劣势有时会被巨大的优势所抵消,股票市场经常会提供给我们机会,能以低得非常可笑的价格购买杰出公司的非控制部分权益,股价会明显低于转移控制权谈判中要求的价格。例如,我们在1973年以5.63美元/股的价格,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到了1987年每股运营利润为10.30美元(税后)。类似的例子,也发生在盖可保险公司身上,我们分别在1976年、1979年和1980年以平均6.67美元的价格买入,去年的每股税后运营利润为9.01美元。在这些例子中,市场先生看来是一个不错的朋友。
我们的权益类投资策略与1977年年报中所阐述的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的方法,与我们评估企业、进而收购全部股权的方法并无二致。我们要求这家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我们能够理解;②具有良好的长期前景;③具有诚实且能干的管理层;④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信条的内容有些改变,主要是由于市场原因和我们的规模变化。现在,我们用“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取代之前的“有吸引力的价格”。
但是,你或许会问:如何确定什么是“有吸引力的价格”?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很多分析师认为他们必须在两个通常相互对立的风格上做出抉择:“价值”和“成长”。的确,实际上,很多投资专家将二者的结合视为一种聪明的混搭,就像服装的搭配一样。
我们将其视为一种模糊化思维(必须承认,前些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时时交汇在一起,在计算价值时,成长其实就是价值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微小到巨大,可以是消极负面因素,也可以是积极正面因素。
此外,我们认为“价值投资”这个术语是非常多余的。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行动都是寻找价值的行动,至少是物有所值,否则,什么是“投资”呢?有意识地为一只股票支付高价,然后希望以更高的价格迅速卖出,这种行为应该被贴上投机的标签。以我们的观点,这样做,虽然不违反法规与道德,也不能赚大钱。
$贵州茅台 sh600519$
$片仔癀 sh600436$
$格力电器 sz000651$
$腾讯控股 hk00700$  
〖 注:阅读经典为自己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投资能力、追逐智者的脚步、传播价值理念、使自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帖仅为自己知识积累所用,所述企业与作者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所谓系统化的学习叫知识,碎片化的学习叫信息。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