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一个前副总裁,说了句特别扎心的大实话: 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中国队下场了,其他人就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这话太狠了,但又真实得让人没法反驳。 想想十几二十年前,哪是这个光景。我们想搞个高铁,得点头哈腰去跟德日法买技术,人家给你的图纸,都藏着掖着,最核心的那几页,撕掉了。想买个工业电脑,西门子一台卖你几十万,爱买不买,没得选。 这话听着霸气,可背后藏着多少咬牙坚持的日子,外人未必清楚。哪是什么天生能打,全是被逼出来的绝境反击——别人把核心技术当宝贝攥着,我们只能自己啃硬骨头,啃着啃着就啃出了一片天。 就说新能源汽车,三十年前还得看欧美脸色,如今倒过来了。2024年一年产销就破了1100万辆,全球每十辆电动车里有七辆是中国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过针刺实验时零起火,直接震惊业界,以前被卡脖子的电池、电机技术,现在成了我们的杀手锏。更狠的是成本,同款电动车我们卖欧美一半的价钱,还能赚钱,这不是靠偷工减料,是全产业链打通后的技术红利。 光伏行业的逆袭更传奇。2012年欧美搞双反,罚我们249%的关税,上千家企业倒闭了三成。隆基创始人去德国买设备,人家直说“中国人造不出核心技术”。被逼到绝路后,工程师们把铺盖搬进实验室,24小时轮班盯单晶炉,光报废的硅棒就堆成了山。就靠这股劲,9天突破两项核心技术,单公斤成本降了40%,现在全球85%的光伏组件都来自中国,连欧美都得买我们的设备。 5G领域更不用说了,从1G空白到现在手握全球40.8%的标准专利,华为一家的专利就占了14%。以前是我们跟着别人的标准走,现在反过来,全球通信企业都得看我们的脸色。425万个5G基站铺在中国大地上,这密度,其他国家想追都追不上。 但别真以为是“下场就赢”,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不计回报的坚持。新能源汽车十年补贴超千亿,光伏企业把利润砸进研发,5G研发烧了上百亿。那些被吹成“神话”的突破,全是工程师们熬出来的、企业扛着亏损拼出来的。 台积电前副总裁的话,听着是夸赞,其实也是实话——中国一旦认准一个领域,就会拿出“啃硬骨头”的韧劲,从材料到设备全产业链突破,这种笨功夫,恰恰是最无解的竞争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