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油条39块?这价格够我点多少分外卖了!最近,北京金鼎轩的半米非矾油条被网友怼上热搜。有人结账时才发现点了根黄金油条,直呼遭遇价格刺客。 商家解释油条手工制作,够两人吃,可消费者吐槽味道和普通油条没差,难道吃完能镀金?监管部门回应明码标价就行。但有小餐馆卖拍黄瓜却因超范围经营被罚。这种管小放大的双标,大企业玩文字游戏算市场行为,小摊贩活该倒霉? 这波操作和西贝的21元馒头简直一脉相承。西贝后来全线下调菜价,还把预制菜改为现场制作。可套路还是那个套路,贵不等于高端,把顾客当冤大头,迟早还是要翻车。如今经济下行,大家钱包收紧,却见餐饮巨头边涨价边喊良心品质,难怪有人讽刺吃不起不是我的错,是商家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餐饮业的良心不是靠黄金价签堆出来的。消费者能捧红品牌,也能用扫码的手投出反对票。当套路比诚意多,再大的企业也得想想,到底谁才是衣食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