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二本学弟学妹的私信:“农村大学生是该进体制内还是去大厂?”“文科毕业生该跨专业考研还是直接去工作?”“二本学生大四才明白这些道理是不太晚了?”
其实这些问题的选择,很多本身就没有对错,我也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在大家眼中,我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二本上岸北外,毕业后进入“铁饭碗”的国企。但其实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充满恐惧的,甚至每次选择都与所谓的正确选项失之交臂。
昨晚我翻到了高中时的日记本,里面写满“考上985就能重启人生”。结果是,我两次高考,复试失败还是进了二本大学,那会儿觉得天都塌了。
后来,我的人生确实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高考志愿填错,调剂到已是夕阳行业的新闻专业,大学在公某号走下坡路时,和别人创业半年赔了五千。毕业后继续读研,却发现不适合学术。秋招时燃起新闻理想,调转矛头进了稳定的国企,却因为天天上夜班压力大到崩溃焦虑。
但人生就像在陌生城市骑车,你导航导错了路,结果拐进菜市场发现了人生晚霞。我复读那年认识的朋友,现在还在帮我拍摄;倒闭的账号,教会了我文案和运营;下班后做,积累了7万粉丝,收入超过主业。
我经常看到别人对我说:“学长你好勇敢”。其实我到现在还怂得要命,每次做自媒体点"发布"时都手抖,被工作压迫的喘不过气时,仍然不敢拒绝被安排的额外任务。
但是人生不就像,我在游乐场最害怕的过山车吗。
闭着眼尖叫熬过去以后,有人发现“诶刚才那个俯冲还蛮爽的”,有人得出结论再也不要坐过山车,下次坐旋转木马也ok呀。
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的杂草型选手,就是要慢慢锻炼出「给点缝就能窜出芽」的韧性。
最后分享播客《无人知晓》里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愿意纵身一跃、去冒险,去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自己的心。我愿意去在场、去体验、去经历、去把自己变得更加的丰盈、专注、放松。
允许万事万物穿过自己,然后穿过我内心的那些毁掉不断重建的那些房子,让他们都穿过自己。
我这两年最大的体会就是:与其在起点纠结哪条是正确的跑道,不如先把自己扔出去,毕竟最差也就是,又多一个写的素材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