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印度留学生在中国接受采访,他们一脸自豪,在这里不一分钱也不用花,每个月大约5500人民币一个月的奖学金,算下来一年就有66000人民币。 说实话,吸引国际人才、促进文化交流是好事,但网友心里不是滋味真不意外。5500块月薪,比不少上班族都稳,够在二三线城市舒舒服服生活,可咱们本土学生的奖学金,大多刚够糊口,读研还要靠家里补贴的大有人在。 关键不是不能给留学生发钱,而是得“一碗水端平”。这笔钱来自国家投入和纳税人,花得透明、值当才让人信服。评定标准是什么?有没有考虑本土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说清楚,误解自然少。 大国气度从来不是单方面付出,而是既敞开怀抱迎人才,也不亏待自家学子。让本土学生和留学生都能得到充足支持,才是真的公平。你觉得该怎么平衡两者的奖学金分配?来聊聊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