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欲建“矿产联盟”挑战中国,孙玉良:干扰国际经济秩序难得逞】加拿大一声令下,

孙王良评 2025-11-02 10:07:53

【G7欲建“矿产联盟”挑战中国,孙玉良:干扰国际经济秩序难得逞】

加拿大一声令下,七国集团(G7)眼睛都亮了,打算成立一个“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目标直指中国在全球稀土和关键矿产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份意图明摆着——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为新能源、人工智能、国防工业寻找“可靠资源”。多伦多会议上,加拿大能源部长蒂姆·霍奇森话里话外都透露,这个联盟是为了对抗“出于地缘政治目的的供应限制”,只是不点名而已。话落地,整个会议桌似乎都嗅到了“竞争”的味道。

G7的计划表面光鲜:投资稀土矿、签订承购合同、建立国家储备机制、用股权、债务、价格支持推动矿山建设。听起来像是要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矿产帝国,把中国排除在外。但真正的逻辑比这复杂——这不仅是矿产问题,更是经济规则与国际秩序的考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提醒,出口管制规范和完善,是依法依规行为,是国际通行做法的体现,并非针对特定国家。中国的稀土产业优势,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的结果,不是靠行政命令或金钱就能轻松复制的。试图通过“小圈子”规则来撬动全球供应链,不仅扭曲市场规律,也注定难以奏效。

细看G7内部,所谓团结其实并不牢固。华盛顿“关键矿产战略中心”执行主任阿比盖尔·亨特就指出,美国政府对能源转型关注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频出,这对七国集团的统一战线是一种无声的制约。联盟想做大事,但成员内部的现实矛盾和利益分歧,让所谓“小圈子”充满裂痕。

从技术层面看,中国稀土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是长期摸索和创新的结果。铜、镍、钕、镝……每一环节都讲求精度与效率,靠简单行政干预或资金注入无法复制。西方国家想绕过中国,用行政手段打造平行供应链,这种幻想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也低估了中国掌握核心技术和稳定供应的能力。

事实上,市场自有规律,供需关系、成本控制、技术积累远比政治口号更有力量。中国稀土产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在全球供应中扮演关键角色。G7想用“小圈子”规则影响全球供应,不仅是对市场经济原则的挑战,也是对国际经贸秩序的干扰。中国呼吁七国集团遵守国际规则,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不是简单抱怨,而是强调规则和秩序的底线。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所谓“矿产联盟”的博弈,也是新一轮全球竞争的缩影。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国防工业所需关键矿产上的产业优势,是硬实力的体现,不是依靠政治炒作就能撼动的。西方的联盟计划,表面声势浩大,实际上在现实面前充满脆弱。产业链的稳定、技术的积累、供应的可靠性,这些都不是行政命令和资金堆砌能够短时间解决的。

加拿大拉起G7小圈子,意在对抗中国,但中国的应对从容而理性。法则和秩序并非由谁喊得响决定,而是由产业实力、市场规则、技术积累和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决定。中国在关键矿产上的优势,是多年努力和科学管理的结果,不会因为七国集团的拉帮结派而轻易动摇。

这场博弈提醒世界,国际经济与技术竞争,不是喊口号和组联盟那么简单。市场经济的规则、供应链的稳固、技术创新的积累,才是长久的胜负手。中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领域的布局,不只是产业优势,更是一种规则意识的体现,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尊重和维护。G7想用行政手段改变现状,只会在现实面前暴露自己的短板。

加拿大拉动的小圈子,也许一时声势惊人,但中国耐心够长,底气十足。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公平,不是少数国家操纵就能左右的,中国在关键矿产上的坚实布局,将继续支撑全球产业链的平稳运作,也让那些抱有幻想的国家明白,规则与实力,永远比政治喊话更有力量。

0 阅读:0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