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服软!5000亿外资涌入中国,这场贸易战谁赢了? 朋友们,最近中美贸易战有大变化了!10月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美第五轮经贸谈判结束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一出来就宣布,11月1日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计划,已经不在讨论范围了。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美国终于服软了!这场持续多年的贸易战,中国才是真正的赢家。 为啥这么说?看看数据就知道了。谈判结束后,全球资本加速流向中国,单月外资净流入逼近5000亿元人民币。这可不是小数目,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有信心。 美国为啥这么快就服软了?说白了,是被中国精准反制给打疼了。 记得4月份那场关税摩擦吗?美国把对华关税飙到145%,中国反制到125%,结果美股三大股指当月暴跌超8%,玩具、服装等行业全国性断货,美国通胀率直接冲到6%。这次若加征100%新关税,美国物价还要再涨12%,债务总额已超38万亿美元的美国,真的扛不住。 中国最硬的牌是稀土。商务部10月9日发公告,把中国成分占比0.1%设成境外产品出口门槛,涉军用途、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还得逐案审批。美国85%的稀土精炼产品都依赖中国,F-35战机发动机里就少不了稀土。有数据说,要是中方断供,美国78%的国防承包商生产线得停摆。 更绝的是,中国还祭出了大豆禁令。美国大豆出口关系着红州利益,那是特朗普的票仓。中国一拒买,特朗普的票仓就摇摇欲坠。 《经济学人》早就看明白了,说中国已经赢了这场贸易战。中国从对等反制转到了升级主导,特朗普挥出的拳头全打在了弹簧上,最后反弹到自己身上。 美国这边就乱成一锅粥了。财政部长贝森特想靠对话解决问题,贸易代表格里尔却死咬着不能让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搞半导体供应链审查,结果中方反手加强美出口审查,美芯片股全线下跌。 有意思的是,美国拉盟友也没用。日本说要分散稀土供应链,欧盟想讨论对华稀土备用计划,但德国企业怕成本涨了影响汽车业,内部吵得不可开交。德国外长想去北京谈稀土松绑,中方根本没兴趣,行程直接取消。 说到底,贸易战的本质是市场之争。技术是美国的优势,市场是中国的优势。技术必须卖给市场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若失去市场,技术必定衰退。美国想靠技术遏制中国,但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经占全球35%。 现在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欧洲态度也戏剧性转变。此前态度强硬的欧盟突然放低姿态,急切呼吁中方解除稀土出口管控禁令。 朋友们,你们觉得这场贸易战,中国赢在哪里?美国又输在哪儿?是稀土反制打中了要害,还是大豆禁令让特朗普的票仓动摇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关注,咱们下期继续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