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纳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的王定宇出来放话了!王定宇表示,郑丽文的讲话已经得罪美国,台湾只有备战才能够止战!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岛内政坛又起波澜,王定宇又跑出来大谈“备战止战”,把矛头指向了刚刚接任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话里话外都在渲染“得罪美国”的风险。 其实,细看下来,不难发现这不过是民进党惯用的老套路,利用美国标签打击政敌,同时为自己不断膨胀的防务预算找借口。可惜,现实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各种矛盾和漏洞也逐渐暴露。 大家注意到没?王定宇嘴上说郑丽文让美国不高兴,可美国在台协会不但照常发来贺电,内容里还一再强调希望深化合作。 而郑丽文并没有马上回复,等了三天才正式致谢,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平静。真要是像王定宇说的那样惹怒了华盛顿,恐怕美方不会如此从容。说到底,这种“美国不满论”更像是岛内政治博弈的烟幕弹。 说到防务,民进党这些年一直鼓吹“备战才能止战”,不断拉高军费预算,岛内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台湾的军事开支已经占到总预算的近15%,国防开支每年都在创新高,民生领域却越来越难以为继。 高铁和地铁票价频频上涨,电价上调成常态,普通群众感受到的是生活成本持续飙升。老师年终奖缩水,公务员福利受影响,基层民众怨声载道。你觉得这样的发展方向有多少人真心支持? 再看台军的“备战”状况,实战能力和装备条件并没有随着军费增长而同步提升。每个士兵每月射击训练的子弹数量一砍再砍,F-16常年缺乏零件,演习中曝出多起战机故障和士兵中暑。 荒唐的是,美国承诺的武器装备大多是二手货,巡逻艇和战机频频“鸽”台湾,有些本来答应交付的,临时被转手卖给了别的国家,台湾只能无奈加价排队。这哪里是“强化自卫”,明明是被当成“提款机”和“接盘侠”。 经济上,台湾核心产业近几年压力山大,半导体出口接连下滑,台积电被要求大举投资美国建厂,不仅消耗大量资金,还面临本地技术流失和产能转移。 工人被调到国外,岛内就业岗位减少,相关行业也受到波及。更令人担忧的是,台湾股市市值大幅蒸发,家庭财富缩水,民生压力不断加重。对美军购的巨额账单却只增不减,换来的却是“二手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郑丽文上任后,公开表示反对盲目扩军备战,强调把钱花在教育、医疗、基础建设上。她的务实表态很快获得不少基层民众和地方政要支持,党内反弹声音其实远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大。 相反,国民党基层入党人数出现回升,诸多地方代表公开表态支持新路线。即便部分人唱反调,也很快被数据和实际行动“打脸”。你怎么看国民党这种“聚焦民生”的调整? 台湾的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去大陆发展,也不愿意为“备战”牺牲前途。大陆高校今年在台湾招生异常火爆,国防科技相关专业供不应求,反映出岛内青年对未来的真实选择。大家更关注的是实际就业和生活保障,而不是被动卷入没有尽头的对抗。 其实,岛内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看穿了“抗中保台”口号背后的虚假繁荣。国民党提出加强两岸交流,强调“九二共识”作为和平基础,主张用对话替代对抗,这一点越来越受到民众欢迎。 反观民进党高层,面对经济困局和社会压力,只能不断制造对立,靠着“美国支持”和“备战说”来转移视线,但效果正在逐渐削弱。 王定宇这些“高分贝”言论,归根结底还是政治炒作,既想打压对手,又想掩盖执政无力。可事实是,台湾安全和繁荣绝不是靠买美国装备、搞军备竞赛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务实发展和两岸和平。民众看得明白,用脚投票、用实际行动表达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