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出席了“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的出坞仪式,这

修竹崽史册 2025-11-04 11:55:45

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出席了“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的出坞仪式,这艘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核潜艇有个关键能力——可搭载并发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这艘核潜艇属于09851型,由红宝石设计局负责整体方案,艇体在塞夫马什造船厂完成组装。   出坞只是起点,接下来还有系泊试验和全速海试,预计2026年才能正式编入北方舰队,别看仪式简单,背后是俄罗斯水下力量的一次系统性升级。   艇上集成机器人作战平台,水下武器模块化布局,整个设计思路就是把潜艇变成深海母舰,让无人系统在前方执行高风险任务,而母艇保持隐蔽。   “波塞冬”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末日气息,它本质上是核动力战略鱼雷,靠小型反应堆驱动,续航几乎没有上限,能在千米以下深度长时间潜伏。   速度一旦拉起来,现有的声呐网和反潜鱼雷基本追不上,关键在于,它不走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轨迹,而是贴着海底地形绕行,绕开北约在北大西洋布设的监听阵列,直接从侧翼或极地冰盖下方切入目标海域。   这种路径选择本身就是对反导体系的嘲讽——你防得住天上,防不住海底。   普京在前几天才公开确认,助推发动机和核动力推进系统已经在实战化潜艇上完成点火验证。   这意味着从发射到自主巡航的全链路已经打通,别洛乌索夫在仪式上强调,这艘艇将保障海上边界安全,同时在全球任何海域维护国家利益。   言外之意很清楚:俄罗斯的核威慑不再局限于北极-北大西洋-太平洋的传统轴线,而是可以在任何方向打开缺口。   一艘艇携带多枚“波塞冬”,相当于在水下部署了几个移动的核打击节点,对手必须把反潜资源分散到整个地球海洋。   俄罗斯选择在北德文斯克集中下水多型核潜艇,包括正在维修的北风之神级和白蜡树级,说明造船产能已经从疫情后低谷恢复到战时节奏。   红宝石设计局虽然受到多国制裁,但核心团队和供应链依然保持完整,这本身就说明技术封锁的效果有限。   相反,制裁反而逼迫俄罗斯把资源向水下倾斜,避开大型水面舰艇的高成本陷阱,走一条不对称但高效的路径。   俄罗斯此举是在用行动回答两个问题,美国的金穹反导网再密,也挡不住来自海底的洲际级威胁,北约如果继续在黑海和波罗的海挤压俄罗斯的出海口,俄方完全可以用水下通道反向渗透到大西洋沿岸。   整个博弈从陆基导弹对峙,过渡到水下无人系统的持久较量,技术门槛和心理压力都提高了好几个量级。   当然,这种武器也有天然弱点,比如通信链路在深海容易中断,自主决策的可靠性仍需时间验证。   但这些技术风险恰恰是俄罗斯愿意承担的,因为对手同样面临相同难题,谁先把深海人工智能和核动力小型化做到极致,谁就掌握了下一阶段的规则制定权。   如果“波塞冬”体系全面列装,沿海国家会不会被迫重新设计城市布局,把关键设施往内陆迁移?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可搭载“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俄新一艘核潜艇出坞》

0 阅读:2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