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突然公布了中美谈判清单。 我先把话摆在前面:这份清

一心一意远山 2025-11-04 15:58:53

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突然公布了中美谈判清单。 我先把话摆在前面:这份清单更像短期止痛,把眼前的紧张先压住。据媒体援引白宫官网页面称,清单列出14项承诺,数字是中国10项、美国4项,看着悬殊,其实内容大多是互相对着来。 先看农业这块。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在11月至12月拟采购约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到2028年每年至少采购约2500万吨,同时恢复部分高粱与木材进口。这让美国中西部产区的种植户明显松了一口气。据当地农业金融机构人士说,去年高粱库存积压、化肥和种子价格偏高、农场抵押物估值走低,这次新增订单能缓一缓现金流。但对照历史数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自美大豆采购峰值曾约3365万吨,现在的安排仍低于当年水平,意味着恢复是有限度的,暂时解渴不等于回到高点。 农业之外,关税互停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据媒体梳理,中国暂停对美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同时对照的是美方暂停新增关税动作。这不是单边送礼,而是对等的停火线。关税按下暂停键后,进出口环节的摩擦会减少,但只要清单之外还有未解决项,企业的长期计划仍不敢放松。 稀土相关的表述也很微妙。报道提到中国放松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前提是美方不针对性打压,这就是把条件写在前面。与此同时,有分析称中国同步公布了钨、锑等资源的管控新规,等于在不同材料上分层管理,既给出通道,也保留调整空间,手里的节奏还抓在自己这边。 把镜头挪到芯片。清单里据称涉及暂停对在华美企的反垄断调查,还有荷兰安世半导体在华工厂的供货恢复;美方则暂停了一条出口限制中的关键穿透条款。这些安排直接作用到产线运转和零部件供给,短期有助于把链条接上。但这属于临时松绑,既不是全面放开,也不是长久保证。 回到数字的表面效果。10比4的结构看起来谁占了上风,但内容拆开看,多是互换。农业、关税、材料、芯片,每条都对应着对面的一个点。这类互换让订单能走、货能出,但不等于把所有堵点清干净。 美国那4项承诺的指向也很明确。报道里提到化学品相关税费调整、延长部分关税豁免、暂停船舶停泊费用等,核心都是给国内企业减压。这些措施能降低企业当前开支,但范围有限,和更大的全球供给问题还隔着几道门。 再看国内外的节奏差异。中国在资源与产业环节同时做加减法:一边给稀土留出出口空间,一边对其他关键矿物加强规范;一边在芯片供应上配合恢复,一边在规则上保留调整的余地。这种做法强调可控,避免一次性全放或全收带来的波动。 时间线也说明问题。农业采购安排跨到2028年,被写成多年度计划,但中间是分年执行。只要两边的气氛变了,分年计划就可能重新评估。所以企业层面会谨慎下单,先按季看,再按年看。 对比媒体的评论也有共识。几家主流媒体都在提醒,这份清单更像暂停按钮:农产品订单到位,产线能重新发货,情绪先稳住;但承诺多是“暂停”而不是“取消”,随时可能调整。 把视角拉回田地和车间。美国农民有了新的出货目标,中国的工厂有了更稳定的来料窗口,各自缓一口气。但采购量还没回到峰值,芯片供应的紧张也没完全消退,后续变量不少。 这次较劲暂时降温,说明双方都在找可操作的落点。只要清单里的对等交换继续落地,产业链就能少些停摆。关键是把每一条承诺按期执行,把分年安排做实。 一句话收尾:这是一张止痛清单,能稳住眼前,能让货走起来,但还没到收工的时候。

0 阅读:1679

猜你喜欢

一心一意远山

一心一意远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