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说这话的是新加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04 17:29:59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说这话的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他在一场公开活动中对着英国参会者直言,印度经济涨势向好,赶上甚至反超中国并非不可能,核心依据就是印度的年轻人口结构与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这番话经印度媒体报道后,成了印度舆论的“强心剂”,不少学者觉得这是国际社会认可印度的发展。 李显龙的论据确实有数据撑着。联合国人口署2024年报告显示,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才28岁,中国已经达到39岁,这意味着印度理论上有更庞大的劳动力储备和消费潜力。可人口多、年纪轻不代表就一定是优势,二战后的日本靠普及教育、推动产业升级,把年轻人口变成了发展动力,用30年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却因为教育滞后、产业单一,让人口成了负担,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印度显然还没跨过“陷阱”。 印度的教育问题特别突出。当地评估公司调查显示,印度80%以上的工程类毕业生达不到雇主要求,不少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连简单编程都做不了 。更棘手的是就业,2024年3月印度失业率7.6%,失业劳动力里15至29岁的青年占了83%,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25%以上。这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所谓的“人口红利”根本转化不成发展动力,反而可能变成社会负担。 中国确实面临老龄化挑战,但并没有坐以待毙。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发布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的意见,目标到2029年建成养老服务网络,2035年让全体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养老服务。实际进展也很明显,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有40.6万个,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到了65.7%,还有8.6万个老年助餐点,每天300多万老年人在这儿吃饭。这些举措都在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李显龙的话,本质是新加坡的战略试探。新加坡国土小、资源少,一直靠维持区域力量平衡生存,它希望印度能制衡中国,也希望中国遵守旧有国际规则,这样自己才能在中间获利。可发展从来不是只看人口年龄,印度得先解决教育、就业和产业问题,中国也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所谓“印度早晚追上中国”,还差着太多实在的功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