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今年57岁,前段时间查出骨质疏松,听人说芝麻补钙,就天天早晚冲芝麻糊喝

不一样视角 2025-11-04 18:09:34

张大妈今年 57 岁,前段时间查出骨质疏松,听人说芝麻补钙,就天天早晚冲芝麻糊喝。可半年后复查,骨密度没升反降,医生拿着报告问:“你这芝麻糊是咋吃的?” 其实像张大妈这样的人不少,总觉得吃点 “补钙食物” 就能治好骨质疏松,可往往忽略了吃法不对,再好的东西也没用。就说芝麻吧,确实含钙质和维生素 E,对骨骼有好处,但得吃对才行。 张大妈后来跟医生念叨,自己图方便,买的都是超市里那种现成的速溶芝麻糊,有时候还会加点白糖调味。医生一听就明白了,问题就出在这速溶芝麻糊上。市面上很多速溶款为了口感,会加不少糖和糊精,真正的芝麻含量没那么高,补钙效果自然打折扣。而且糖吃多了,反而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还可能让体重增加,给骨骼添负担。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 800 毫克钙,50 岁以上人群要涨到 1000 - 1200 毫克。单靠吃芝麻糊可不够,得把补钙融入日常三餐。比如早上煮碗豆腐脑,加点虾皮;中午炒个西兰花,配块炖排骨;晚上熬粥时放把鹰嘴豆,这些都是补钙的好办法。 光吃还不够,钙得吸收了才算数。就像种地得有阳光,钙吸收也需要维生素 D 帮忙。不少中老年人不爱出门,总待在家里,晒不到太阳,维生素 D 就不够,吃再多钙也白搭。其实每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到楼下晒 20 分钟太阳,别隔着玻璃,就能帮身体合成维生素 D。要是不方便出门,也可以吃点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比如三文鱼、蛋黄,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点维生素 D 制剂。 还有些习惯会悄悄 “偷走” 身体里的钙。比如很多大妈爱喝浓茶,茶里的鞣酸会和钙结合,形成不容易吸收的物质;有的大爷喜欢抽烟、喝两口小酒,这些都会影响骨骼健康,让骨量慢慢流失。张大妈就说自己老伴每天都要喝两杯茶,有时候还会陪老伴喝口酒,现在知道了,赶紧把这些习惯都改了。 医生还提醒张大妈,别觉得得了骨质疏松就不能动,适当运动反而能帮骨骼 “变强壮”。像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这些温和的运动,既能活动身体,又能给骨骼适度的刺激,促进骨形成。但要注意别做太剧烈的运动,比如爬陡坡、搬重物,免得不小心摔了骨折,反而更麻烦。 现在张大妈调整了吃法,买纯芝麻自己磨粉,少加糖,三餐也注意搭配补钙食物,每天还下楼晒晒太阳、散散步。最近去复查,骨密度终于稳住了,医生都说她恢复得不错。其实骨质疏松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对方法,把健康的习惯融入每天的生活里,骨骼才能越来越结实。

0 阅读:52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